(上冊)
緒論
第一節(jié) “大風陽”地區(qū)建置沿革與自然地理
一、明代以前的建置沿革
二、從臨濠到“大風陽”
三、“大風陽”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變遷
第二節(jié) “鳳陽花鼓”“風陽歌”與“花鼓文化”
一、“鳳陽花鼓”的界定
二、“鳳陽歌”的界定
三、“鳳陽歌”與“鳳陽民歌”
四、鳳陽花鼓藝術屬性的多重性
五、花鼓文化
第三節(jié) 研究成果綜述及本書基本內容、研究方法
一、相關研究成果綜述
二、基本內容
三、資料收集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鳳陽花鼓產生的文化背景及其原因
第一節(jié) 明以前鳳陽歷史文化背景
一、涂山氏國的《候人歌》與《夏??》九成
二、能樂善舞的鐘離國
三、真假難辨的鐘子期墓
四、神乎其神的藍采和《踏踏歌》
五、明以前鳳陽地區(qū)的文化特征
第二節(jié) 朱元璋與帝鄉(xiāng)鳳陽
一、帝鄉(xiāng)鳳陽的崛起
二、明代鳳陽大移民
第三節(jié) 帝鄉(xiāng)的衰落與苦難
一、官衙如林,十羊九牧
二、皇陵祭祀,民眾逃亡
三、文武鄉(xiāng)試,無皮可剝
四、京操漕運,屯荒士亡
五、民眾逃亡,花鼓賣唱
第四節(jié) 哀鴻遍野的清代“大風陽”
一、行政區(qū)劃、官府設置的萎縮
二、清初臨淮縣的“包荒”之累
三、一貧如洗的“大鳳陽”
四、清初皇帝對鳳陽苦難的關注
五、清初皇帝與官員對鳳陽花鼓的態(tài)度
第二章 鳳陽花鼓的形成及兩種流傳形態(tài)
第一節(jié) 鳳陽花鼓的形成
一、鼓鑼探源及花鼓源流
二、明代鳳陽的文化藝術背景
三、社祭、廟會、燈節(jié)、村田樂與花鼓
四、鳳陽花鼓伴奏樂器花鼓小鑼的形制與演變
第二節(jié) 清乾隆以前花鼓小鑼的基本狀況
一、清乾隆以前的花鼓小鑼
第三章 從鳳陽花鼓到上元燈會中的秧歌、花鼓、采茶、花燈
第四章 花鼓的流傳
……
(下冊)
第五章 鳳陽三花
第六章 “鳳陽歌”
第七章 流傳港臺地區(qū)、海外的鳳陽花鼓
第八章 從“花鼓小鑼”到“雙條鼓”
結論
附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