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升船機發(fā)展現(xiàn)狀
1.2 升船機類型
1.3 水力式升船機研究現(xiàn)狀
1.4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5 研究內容
第2章 水力式升船機概述
2.1 基本原理
2.2 主要組成部分
2.3 景洪水力式升船機設計概況
2.3.1 基本條件
2.3.2 總體布置
第3章 水力式升船機平穩(wěn)運行的關鍵影響問題研究
3.1 水力式升船機的概化模型
3.2 研究方法
3.2.1 數(shù)學模型的建立
3.2.2 物理模型的建立
3.3 平衡重浮筒與豎井之間的間隙大小影響分析
3.3.1 數(shù)值計算分析
3.3.2 模型試驗研究
3.4 承船廂底部外形輪廓的影響分析
3.5 充泄水閥門啟閉方式的影響分析
3.6 平衡重浮筒底部外形輪廓的影響分析
3.7 本章小結
第4章 輸水系統(tǒng)的水力同步性研究
4.1 輸水系統(tǒng)水力同步性的試驗研究
4.1.1 模型設計及試驗條件
4.1.2 原方案的水力同步性研究
4.1.3 同側豎井間連通的水力同步性研究
4.1.4 同側及上游端兩側豎井間連通的水力同步性研究
4.2 輸水系統(tǒng)水力同步性的數(shù)值計算
4.2.1 輸水系統(tǒng)數(shù)學仿真模型
4.2.2 原方案的水力同步性研究
4.2.3 同側豎井間連通的水力同步性研究
4.2.4 同側及上游端兩側豎井間連通的水力同步性研究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水力式升船機運行過程仿真模擬
5.1 水力式升船機運行狀態(tài)仿真模型
5.1.1 數(shù)學方程的建立
5.1.2 計算參數(shù)
5.1.3 運行要求
5.2 水力式升船機運行過程仿真結果
5.2.1 主管路截面尺寸的影響分析
5.2.2 水力同步性
5.2.3 各種典型工況下運行過程仿真
5.2.4 充泄水閥門的啟閉方式研究
5.3 本章小結
第6章 水力式升船機整體模型試驗研究
6.1 水力式升船機整體物理模型研制
6.1.1 模型設計與制作
6.1.2 水力式升船機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
6.2 承船廂運行速度圖
6.2.1 承船廂下行速度圖
6.2.2 承船廂上行速度圖
6.3 正常工況下水力式升船機整體運行試驗研究
6.3.1 承船廂下行過程
6.3.2 承船廂上行過程
6.4 事故工況下水力式升船機整體運行試驗研究
6.4.1 下游水位下降的影響
6.4.2 承船廂漏水的影響
6.4.3 平衡重浮筒脫離豎井水面的影響
6.5 充水閥門位于不同高程升船機運行參數(shù)的對比分析
6.5.1 承船廂下行過程
6.5.2 承船廂上行過程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水力式升船機運行電氣控制系統(tǒng)
7.1 模型運行電氣控制系統(tǒng)
7.1.1 系統(tǒng)結構及功能
7.1.2 自動化系統(tǒng)
7.1.3 主要測量儀器及測量設備
7.2 水力式升船機自動控制原理
7.2.1 水力式升船機運行過程簡述
7.2.2 自動控制原理及精確定位
7.3 景洪水力式升船機整體模型試驗
7.3.1 試驗工況
7.3.2 試驗結果分析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水力式升船機抗傾斜特性研究
8.1 研究方法
8.2 水力式升船機動力學仿真模型
8.2.1 水力式升船機各構件力學模型的建立
8.2.2 水力式升船機動力學仿真模型的建立
8.3 水力式升船機的抗傾覆特性
8.3.1 浮筒所受浮力變化對承船廂傾覆的影響
8.3.2 機械同步系統(tǒng)單獨作用時的抗傾斜特性
8.3.3 導向系統(tǒng)單獨作用時的抗傾覆特性
8.3.4 機械同步系統(tǒng)和導向系統(tǒng)共同作用時的抗傾斜特性
8.4 水力式升船機運行過程中的受力特性
8.4.1 導向系統(tǒng)單獨作用時升船機的受力特性
8.4.2 機械同步系統(tǒng)和導向系統(tǒng)共同作用時升船機的受力特性
8.5 制動器上閘不同步對機械同步系統(tǒng)和導向系統(tǒng)受力的影響
8.6 本章小結
第9章 結論及創(chuàng)新
9.1 結論
9.2 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