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1靶向的概念1
1.1射擊與靶向1
1.2通風空調氣流組織中的工作區(qū)3
1.3室內不均勻流場的評價4
1.4不同區(qū)域、不同需求流場的統(tǒng)一評價5
1.5氣流組織工作區(qū)的簡化7
1.6熱舒適及能耗之間的關系8
參考文獻10
2常見氣流組織形式11
2.1全面通風氣流組織形式11
2.2崗位通風氣流組織形式22
2.3常見氣流組織形式分析25
參考文獻27
3評價氣流組織的常用指標29
3.1直接指標29
3.2比值類指標30
3.3加權換算類指標34
3.4方差類指標40
3.5氣流組織所形成流場的常用指標分析44
參考文獻46
4氣流組織評價指標——靶向值48
4.1針對不均勻速度場和溫度場的靶向值48
4.2氣流組織的優(yōu)化途徑54
參考文獻55
5全面通風氣流組織的靶向評價與設計57
5.1高大空間全面通風的氣流組織靶向值評價58
5.1.1氣流組織的靶向值評價研究模型58
5.1.2不同氣流組織形式下的風速場優(yōu)化及評價分析62
5.1.3不同氣流組織形式下的溫度場優(yōu)化及評價分析64
5.1.4靶向值的評價結果67
5.1.5不同氣流組織形式的靶向值極限分析71
5.1.6不同氣流組織評價指標的評價功能總結72
5.2高大空間全面通風的氣流組織靶向設計73
5.2.1基于射流軸心風速氣流組織設計方法的不足73
5.2.2送風口偏轉角度、送風口面積、送風速度、送風溫度對室內流場影響解耦75
5.2.3正交試驗82
5.2.4氣流組織的靶向值設計方法及案例84
參考文獻87
6局部通風氣流組織形式的靶向送風末端88
6.1人員密集場所護欄靶向送風末端88
6.1.1護欄靶向送風末端88
6.1.2護欄靶向送風氣流組織參數(shù)的優(yōu)化92
6.1.3護欄靶向送風氣流組織形式的送風效果對比分析96
6.2高大空間局部彌散式護欄靶向送氧末端101
6.2.1護欄靶向送氧末端101
6.2.2護欄靶向送氧氣流組織參數(shù)的優(yōu)化105
6.2.3不同海拔高度和人群密度對供氧效果的影響113
6.2.4護欄靶向送氧氣流組織形式在不同身高人群中的應用114
6.3狹長空間火災事故的局部靶向通風氣流組織形式117
6.3.1狹長空間隧道火災事故的通風系統(tǒng)117
6.3.2狹長空間火災事故的局部靶向通風系統(tǒng)物理模型及優(yōu)化121
6.3.3狹長空間火災事故的局部靶向通風系統(tǒng)所形成逃生通道的影響因素127
參考文獻132
7崗位通風的靶向風口138
7.1崗位通風的靜態(tài)靶向風口138
7.1.1多噴口耦合對射流軸心長度的影響138
7.1.2靜態(tài)靶向風口的性能優(yōu)化及對比140
7.2崗位通風的動態(tài)靶向風口146
7.2.1動態(tài)靶向風口的性能優(yōu)化及對比146
7.2.2人員傾斜狀態(tài)下的風口調整方法154
7.3崗位通風的靶向供氧風口156
7.3.1彌散式崗位靶向供氧156
7.3.2靶向供氧風口性能優(yōu)化及對比159
7.3.3不同氣流組織形式供氧效果對比164
參考文獻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