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道家的學術譜系當中,心觀念的地位始終與道、氣等觀念相互糾纏,尤其是有關心氣關系的思想通過稷下黃老學而對諸子產生廣泛的影響。如果將先秦道家思想譜系內有關心觀念本身理論構造的闡發(fā)稱之為“心論”,則其基于此種理解之上的圍繞心觀念建立的修養(yǎng)方式則可直接利用原有的術語稱之為“心術”,由這兩個互為表里的層面出發(fā),大體可見先秦道家心觀念思想的邏輯構造,他們關注人心的根本目的在于精神性的提升與轉化,而前者作為得道的場所,在與諸如魂、魄、精、氣等相關觀念的復雜關系中顯示出了非凡的深度。本書在揭示這種深度的同時,聚焦于修身工夫問題,辨析心與相關諸觀念之結構性關系,最終服務于對哲學之共性而非某種特殊的“中國性”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