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余杭之名始于大禹
到越州只為《金簡玉書》
大越是治水最后一關
山河銘刻大禹之名
第二章 勾踐借運河扭轉局勢
圍困山頂的最后一計
伐吳之旅少不了這條水道
第三章 秦始皇立縣修河祭大禹
錢唐建縣背后的戰(zhàn)火紛飛
秦始皇筑陵水道
東游會稽是為祭祀大禹
第四章 孫權稱帝使杭州初露崢嶸
富春孫氏割據江東
孫吳開啟魚稻富饒之江南
孫吳水軍及南海絲綢之路
幣制改革是振興孫吳的剛需
第五章 隋文帝廢郡建州是一盤大棋
正要為勝利小酌一杯卻被急報打斷
一座沒有戰(zhàn)亂卻要重建的城市
杭州的發(fā)展建立在隋文帝的反思上
第六章 隋煬帝造福后世的旅游線路
遷都洛陽意欲加強對江南的控制
北方洪水泛濫需要南方救場
誰來做江南運河的起點
第七章 杭州在錢镠手中變?yōu)閲?br />一座城被大手筆重筑三次
修海塘的射潮秘密
魚米鄉(xiāng)絲綢府都不是夢
第八章 錢弘镠締造東南佛國
吳越新王的政績不輸錢镠
東南佛國打造記
國君愛百姓勝過愛王位
第九章 宋高宗直把杭州當汴州
兵荒馬亂中初訪杭州
偏安一隅
官家是個書畫謎
太上皇與宋嫂魚羹
第十章 忽必烈的南財北調生意經
忽必烈洽下的貨幣金融和海上貿易
開通京杭運輸是為了南糧北調
第十一章 明憲宗為杭州忠臣才子正名
土木堡之變后國家大亂
謀國不謀己的一代名臣
寧負先皇也不負天下人
這盞燈已流傳了五百多年
第十二章 明世宗遠程部署杭州抗倭
倭寇泛濫讓他忍無可忍
用五千斤大米智取
給有功的他賞一座金鑾殿
第十三章 康熙親自為杭州代言
是靈隱也是云林
西湖兩景重命名
第十四章 乾隆是個杭州迷
皇帝也會變監(jiān)工
佛寺是一個放空身心的地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