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思玄堂詩》概論
第一節(jié) 汪榮寶詩集的版本問題
第二節(jié) 汪榮寶詩歌的系年和輯佚
第三節(jié) 汪榮寶詩歌的分期
第二章 詩學生成:汪榮寶“詩宗玉溪”論(一)
第一節(jié) 家族:詩學的起點
第二節(jié) 地域:詩學的淵源
第三節(jié) 流派:詩學的成型(“西磚酬唱”考論)
第三章 詩學實踐:汪榮寶“詩宗玉溪”論(二)
第一節(jié) 汪榮寶對李商隱詩歌用典藝術的接受
第二節(jié) 汪榮寶詩歌的藝術風貌及其成因
第三節(jié) 楚雨:關于晚近吳下詩人集李商隱詩的文獻考察與文本探微
第四章 戊戌·旁觀者:詩史精神與婉曲心態(tài)(一)
第五章 鼎革·親歷者:詩史精神與婉曲心態(tài)(二)
第一節(jié) “中原真見海橫流”——鼎革之際的汪榮寶及其詩歌響應
第二節(jié) “空將清淚注漳流”一一一汪榮寶詩涉袁世凱的歷史語境
第六章 駐外-遠游者:汪榮寶詩歌之新變(一)
第七章 民國·參與者:汪榮寶詩歌之新變(二)
第八章 中日關系與汪榮寶后期詩歌
第一節(jié) 近代以來駐日公使主導下的中日詩歌交流述略
一一以汪榮寶為中心的考察
第二節(jié) 汪榮寶、鄭孝胥交游考論
第三節(jié) “九一八”事變前后汪榮寶的詩歌創(chuàng)作
第九章 汪榮寶的詩歌史定位
結語
附錄一 汪榮寶詩歌編年
附錄二 汪榮寶詩文發(fā)表、出版編年錄
附錄三 悼汪榮寶挽聯(lián)、挽詩輯錄
附錄四 清代(及近代)文史短札十四則
一、清初僧詩之繁盛
二、黃紹箕的儒教觀
三、夏曾佑的儒教觀
四、吳文溥生卒年及其詩集問題補證
五、《滌庵日記》《乙亥年日記》作者考
六、《淮海日記》作者考
七、關于“舂音詞社”的兩則材料
八、《王熙鳳詞》撰者“寄恨”考
九、人山惟恐未山深——讀蒼雪讀徹《山居四首》
十、夢憶前朝——余懷《詠懷古跡》詩選讀
十一、洪水與看客——讀梅曾亮《歸舟至江東門》
十二、云中佛境——讀易順鼎《云海歌》
十三、靖難史鑒——讀王伯沆《過明故宮》
十四、詞人筆下的“晚清日暮”一…讀朱祖謀《燭影搖紅》
后記一
后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