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曾子后裔, 半耕半讀
湖南湘鄉(xiāng)荷塘二十四都白楊坪,一個青山綠水環(huán)繞的小山村。這里住著一戶姓曾的人家,據說,他們是孔子七十二賢之一曾參的后代。曾氏的后代辛勤勞作、刻苦讀書、生活儉樸,可稱半耕半讀之家。他們靠著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日子過得越來越興旺,漸漸地成了二十四都有名的鄉(xiāng)紳。
嘉慶十六年深秋,一代漢臣曾國藩就出生在這個家庭,他出生時,曾祖父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第 二 章 少年之旅 ,十年寒窗
曾國藩七歲入父親辦的私塾學習,開始了十年寒窗生涯。雖然他并不十分聰明,但踏踏實實、勤奮好學,終于贏得了眾人的好評。
青少年時期的曾國藩也曾飽受生活的磨難,當家境不好時,他竟去賣竹籃,換得一些銀子貼補家用。他孝敬父母、疼愛弟妹、手足情深,是一個人人夸贊的好少年。十七歲那年,曾國藩結識了父親的老朋友歐陽凝祉,歐陽凝祉對他贊不絕口,少年的心里樂開了花。從此,他的生活發(fā)生了變化……
第 三 章 幾經波折,漸露崢嶸
金榜題名時,又逢洞房花燭夜,他好幸福。尚在蜜月中,他便辭別了嬌美的妻子,來到湖南Z高學府岳麓書院讀書。在岳麓書院,他眼界大開,學到了更廣博的知識,接受了儒家傳統(tǒng)教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湖南學派的思想體系,并與劉蓉、羅澤南、左宗棠、郭嵩燾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二十四歲時,他考中了舉人,曾家大院再次掀起慶祝的熱浪。
曾滌生沒有沾沾自喜,道光二十五年正月,起程進京,準備參加三年一次的禮部會試。他的Z終目標是中進士,點翰林。
第 四 章 京官十年, 為國藩籬
為了實現(xiàn)自己為國藩籬的宏偉志愿,他又拜唐鑒、倭仁等人為師。其間,曾國藩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上,其個人品質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學術上也有了較大的進步??梢哉f,他正在努力地向上爬、向上爬……離光輝的頂點已經不遠了。
就在這時,英國的大炮轟開了大清的國門。好友郭嵩燾曾在定海前沿目睹了清軍大敗之慘狀,他向曾國藩講述了一切。書生曾國藩為之震撼,看來,他也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了。
第 五 章 墨绖出山, 組建湘軍
初到長沙,曾國藩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開始了瘋狂地“剿匪”,以至被人稱為“曾剃頭”“曾屠戶”。其行為不僅令老百姓痛恨不已,也引起了長沙各級官員的極大不滿,有人借此做文章,企圖擠走羽翼尚未豐滿的曾國藩。曾國藩深思熟慮之后,決定離開長沙赴衡陽,他要在衡陽建立一支與綠營軍、八旗兵截然不同的新型軍隊,以有效地對付蓬勃發(fā)展中的太平軍。
對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曾國藩來說,衡陽練兵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從此,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帶有舊式軍閥性質的軍隊——湘軍。
第 六 章 書生大帥,至死忠心
曾國藩帶著他的湘軍粉墨登場了。這是一支不同于清國綠營軍、八旗兵的新型軍隊,它有很強的戰(zhàn)斗力。在曾國藩的一手操縱下,湘軍攻岳州、占湘潭、取武昌,一路征殺,血染兩江。
田家鎮(zhèn)大捷后,曾國藩等人開始滋長驕傲之情緒,一路殺到了九江。此時,太平天國另一位卓越的軍事家石達開坐鎮(zhèn)江西,正要會一會“曾妖頭”。九江對壘,無論從軍事部署上,還是從人氣上,太平軍都強于湘軍。湘軍將領驕傲而急躁,九江城、梅家洲、湖口三處同時敗北。
第 七 章 血染頂戴, 位高權重
再次出山,他改變了許多,也得到了眾人的支持。一路拼殺,終于廓清兩湖、江西一帶,戰(zhàn)爭的中心轉向皖南。三河喪師,他賠上了二弟曾國華,從此,他與洪秀全結下了私仇。曾國藩發(fā)誓非徹底消滅“粵匪”不可!血戰(zhàn)安慶,曾國荃殺人無數(shù),似乎有些良心不安,曾國藩安慰他道“既已帶兵,自以為殺賊為志,何必以多殺為悔?!?br />
第 八 章 夕陽西下,遺恨終生
太平天國經營十一年的天京(金陵)被攻破了。曾國荃血洗天京,六朝古都、江南名城毀于一旦。曾國藩目睹了戰(zhàn)后之慘景,似乎沒有動惻隱之心,反而為荒淫過度喪命的湘軍大員而傷心。連他Z忠實的幕僚趙烈文都感慨萬分:尸骸塞路、臭不可聞、秦淮河上、尸首如麻,哀號之聲達于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