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絮語:“間距”對“普遍性”的挑戰(zhàn)和重述
一、道無常名:理論與經典解讀
基督宗教的普遍主義
聆聽文本中不同的聲音:巴別塔敘事之再思
布朗肖的“間隔詩學”
對現(xiàn)實性的審美超越
——布魯門伯格解讀《馬太受難曲》
二、渾元之性:基督教思想家研究
伊麗莎白·舒士拿·費奧倫查的“kyriarchy”概念內涵
與功能解析
利科的敘事理論對《圣經》研究的啟發(fā)
三、化通玄理:基督教與社會、倫理問題研究
世界基督教歷史的多中心結構
亞述與亞蘭之爭:敘利亞語基督徒的民族認同問題
《路加福音》“大筵席的比喻”與希羅宴會禮儀與價值
四、鏡觀物色:基督教文化與文學研究
從白話譯本到淺文理譯本
——施約瑟兩個《雅歌》中譯本的比較研究
理查德·威爾伯:二十世紀下半葉美國最偉大的詩人
五、罄集明宮:學術動態(tài)與研究綜述
后世俗視域中的文學、藝術和宗教
——第十三屆“神學與人文學”暑期國際研討班綜述
走出當代道德困境:信仰?還是親親?
——評中國人民大學“儒耶倫理觀對話”論壇
征稿啟事暨匿名審稿制度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