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成長過程中充滿著盲目與偶然,誰也不知它的走向,似乎有些宿命的成分。在這盲目與偶然的巧合中,逐漸會顯現(xiàn)出一些路途的軌跡,由此呈現(xiàn)了認識自己的一種意識。按現(xiàn)在的說法就是“定位”。多元的社會會產生多種判斷。常聽人抱怨“現(xiàn)在的人浮躁,沉不下心來”。我經歷過“沉得下心來”的時光,那時似乎沒有很多確立的、讓人覺得出彩的作品。如今,信息——紛至沓來的信息,物質——無窮變換的物質,感觀——層出不窮的感觀,在拓展了視野、刺激了消費的同時,也動搖了純凈心靈,于是,得要“定位”——在豐富多變中尋找一個屬于自己的位置。所以,我不愛參加各種研討會,更不愛參與沒有結果的學術爭論。都說爭論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然而現(xiàn)在似乎火花太多,思想都燒盡了。無論是學術、教育,或企業(yè),甚至股民,個個都有理論,但少一個真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