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負擔史》是一套專史。它著重從國家與農民的關系上,總結處理負擔問題的歷史經驗教訓,闡述中國社會各個歷史階段的農民負擔演變過程及其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農民負擔,諸如捐稅、貢賦、攤派、勞役、地租、高利債息、工農產品交換不等價等,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一定分配關系的產物。農民,作為社會成員,作為社會的生產者或經營者,要完全擺脫這些負擔,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但是,國家對這些負擔的處理必須適當,政策要公道,制度要得法,負擔要適度;否則,不論在任何社會制度下,都會影響農業(yè)生產力的發(fā)展,甚至成為爆發(fā)社會、政治危機的導火線。我國是個歷史悠久的農業(yè)大國,從古至今,處理農民負擔問題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是比較豐富的?!吨袊r民負擔史(第一至五卷精裝)》共分四卷編寫:第一卷寫中國封建社會的賦役制度與農民負擔;第二卷寫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賦役制度與農民負擔;第三卷寫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革命根據地的農民負擔;第四卷寫過渡時期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農村經濟與農民負擔。(《中國農民負擔史(第一至五卷精裝)》最初編寫了四卷,2006年又增編了第五卷,寫中國全面改革開放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期的農民負擔。本次五卷內容一并出版。編者注)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還在發(fā)展。我們總結的歷史經驗教訓,只能當作往前行進的跳板,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不要重復過去的錯誤,也不能為成功的經驗所束縛。我們期望更多的實際工作者和專家學者,都來關心農民負擔問題,把中國農民負擔史的研究,推向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