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著中國史》全書共5冊,全書汲取中國和日本歐美俄蘇多地研究成果,用全新的架構、獨特的視角敘述從遠古到清代的中國歷史。 第一冊《黃河文明之光》【東漢末年前】爬梳了最早的中國,并剖析了中華第一帝國秦漢的勃興與崩解; 第二冊《古代北西中國》全景透視了“游牧中國”和“農業(yè)中國”的競爭、共生與融合; 第三冊《南方的奮起》【公元189年至581年】描繪了歷史的曲線——正統(tǒng)朝代南移與北方民族大融合,熔煉、孕育著一個新帝國; 第四冊《中國世界的全盛》【公元581年至960年】詮釋了隋唐帝國確立中國在東亞秩序的軸心地位的歷程; 第五冊《近代中國的成立》【公元960年至1911年】 展示了宋以后中華民族諸成員全部登上舞臺的場景,及中國的重新整合。 《姚著中國史》打破了經濟史、政治史、文化史、民族史的界線,在域外與中國的動態(tài)聯系的環(huán)境中考察中國歷史。其“漢族中國主聲部”非常清晰,同時與之相配的其他“次級聲部”的聲音也相當豐富。它們大致可以按照地緣來劃分,除了作為主聲部的中原核心中國這一區(qū)域外,其他的次級聲部大致有以下幾種:西方聲部、東亞聲部、中國西部邊疆聲部、南海聲部,所有這些主次聲部都有自己的聲音。一般的中國學者寫的中國通史是將中原作為一個核心,一層一層向外看,而這部書則是從匈奴、月氏、日本、朝鮮等向內看,角度新穎,堪稱世界史視野下的大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