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 理論與方法
東亞佛教宗派研究的方法論反思
“宗派”分野與“專業(yè)分工”
——關于隋唐佛教成立宗派問題的思考
淺談中國佛教研究中的“宗派”問題
二 文獻與思想
漢文佛教儀式文獻語境中的蓮宗
論證方法與宗派:中國佛教史中的因明
回護新譯,彰顯自宗:窺基《說無垢稱經疏》對舊譯的批評
“六相”義二重源流探
中古佛教義章學論稿
——兼論宗派佛教的義學書寫
三 構建與敘事
略述西夏和元朝所傳藏傳佛教之宗派源流
中國佛教史上的頭陀教與頭陀傳統(tǒng)
論禪宗的“五家宗派”
再論南北朝涅槃師及涅槃學派
梁武帝與《般若經》
——兼談宗派書寫的內與外
再論日本禪宗成立史上的十四世紀
——從禪教之爭的角度
元代江南住持僧遷轉下的宗派及人際網絡
四 明清傳法譜系
明清禪宗傳法制度探究
從“兩大教主”到“四高僧”:論“晚明四高僧”的建立
中國佛教宗派范式研究的困境與破局
——以明清之際“禪林與士林的互動”為背景
靈峰派宗派定位問題再思考
——以宗統(tǒng)與法統(tǒng)的關系為視角
五近代學術范式
“唯識宗”在近代學術中的興起
“大乘佛教”概念中的日本立場
——以1924年木村泰賢參加廬山“世界佛教聯(lián)合會”期間的演講為中心的考察
隋唐宗派佛教從何而來?
——以湯用彤佛教史研究為例
中國佛教宗派研究的現(xiàn)代建構
——以湯用彤為中心的考察
執(zhí)筆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