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美學概論(增訂本)》:誰能準確回答“書法是什么”?該書立足“書法美學”立場,就此問題提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認為:所謂書法藝術就是塑造漢字造型形象與展示書家審美意識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為論證該觀點,該書具體探討了書法與漢字、與客觀物象、與主觀世界以及與繪畫藝術間的復雜多樣之關系。其次,則是圍繞書法的形式意味、審美范疇、美感特征與美學地位諸論題,展開了不同于當代任何一位書法美學家的個性化思考。對該書見解,無論接受還是不接受,你都會受到觀念上的震撼與思想上的啟迪。讀罷初版,有評論家認為,這是當代書法美學史上不容忽視的一部書法美學論著!《書法美的現代闡釋(增訂本)》:20世紀80年代初,受“美學熱”之催動,書法界開展了一場持續(xù)數年的書法性質問題大討論,從而讓人們感到:書法是一門當之無愧的藝術。該書的思考以此為起點,上半部分,從宏觀上探討了書法的共同美、墨色美與本質構成,以及書法美學的出路與阿基米德點問題等;下半部分,則轉向個案研究,對朱光潛、宗白華、李澤厚、林語堂、沈尹默和張蔭麟等大家的書法美學思想,進行了或完整、或重點的歸納與剖析。全書緊扣書法本體存在,調動哲學、美學、文藝學與文化學等多學科知識,深入淺出,縱橫捭闔,充分展示了書法美的現代闡釋之魅力?!?0世紀書法只繹(增訂本)》: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當代中國書壇,以從沒有的展賽熱、研討熱、培訓熱、組織熱、報刊熱與出版熱等形式,激活與繁榮了古老的書法藝術,這是不容抹殺的基本事實。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音,而且這些不和諧音已嚴重影響到書法在民眾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影響到書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鑒于此,該書慷慨直言,給予了尖銳而有力的批判。此為“時弊針砭”。另外,該書更多內容則指向“理論反思”“學術爭鳴”“創(chuàng)作摭評”與“書壇嘹望”,它們雖以學理觀照為主,但也充滿批判精神。讀該書,你可看到一個正直的書法批評家,一個敢講真話的書法批評家!《當代書壇批判(增訂本)》:進入20世紀,在西方文化大潮的沖擊下,書法遇到了從沒有之挑戰(zhàn)。令人欣慰的是,它并沒有沉淪下去,相反,卻被最后20年的文化大眾愛而好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熱潮,與21世紀繁榮對接。然而,其間的具體情形如何?某些特殊現象背后的深層原因是什么?文化名人對書法有哪些非凡奉獻?文化名人展示了怎樣的矛盾性文化思維?創(chuàng)作者的探索實踐成功與否?理論家的思考成果孰深孰淺?面向未來又該怎樣處理書法的傳統(tǒng)資源、民族立場與國際空間拓展等問題?這些,該書都給予了大力關注與獨到剖解,故而,它是關于20世紀書法史全新尋繹的重要著述?!短m亭學探要(增訂本)》:蘭亭學,作為一門學科,尚未全面進入高等院校與有關科研機構,自然不夠理想;但作為一門學問,已基本趨于成熟,不要說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們已有數百萬字的成果積累,即便以古代為據,從晉唐兩宋到元明清,也留存下數十萬字的文獻資料。該書所及,只是蘭亭學中的部分內容,具體而言,可分“《蘭亭序》研究”“蘭亭雅集研究”“蘭亭論辯研究”“蘭亭學術研究”和“蘭亭學及相關問題研究”等五大板塊。該書以史料為基礎,發(fā)揮思辨之長,在蘭亭學問題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見解,從而為后人的同類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該書初版,申報“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榮獲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