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文心雕龍》與楚辭之關系研究

《文心雕龍》與楚辭之關系研究

《文心雕龍》與楚辭之關系研究

定 價:¥69.00

作 者: 趙紅梅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10226859 出版時間: 2021-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95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分四大部分展開論述。部分在縱橫背景中展現劉勰的承繼與開創(chuàng),對《文心雕龍》中的楚辭因素做初步的總體探查,論證其理論建樹與論騷取向關系重大。第部分對劉勰見到的《楚辭》文本篇目、版本、作者判斷等就所知信息做了具體探究;通過經緯騷的對比考察,彰顯騷之特殊性及騷入樞紐的重大意義;圍繞“論文敘筆”等的整體考察,論證楚辭在辨體分類中的拓展推進之力、對通變尚采之文體通識的影響關系。第三部分從作者才器觀及創(chuàng)作批評視野角度總體觀照屈原及楚辭在下篇立論中的典范地位,繼而從構思心物論、情采風格論、成篇之術、修辭之術、知音批評等方面對《文心雕龍》下篇各篇做分組探討,印證楚辭全面深著的滲透影響。第四部分辨析了雅頌、風雅與風騷的內涵區(qū)別及劉勰對風騷傳統(tǒng)的熔鑄樹立;樞紐五篇之關系再分析;劉勰論騷在楚辭批評目前的理論推進。綜合本文全部所論,可確證楚辭對《文心雕龍》理論體系建構的全面深厚影響,其理論建構原則是:執(zhí)正馭奇、華實結合亦兼重采艷,楚辭是文體之變也是文體之源,效騷進入其論文的核心考慮,楚辭不僅影響劉勰之觀念思想,亦投射到整個體系建構中。

作者簡介

  趙紅梅,女,1974年生,山東省淄博市人,文藝學中國古代文論方向博士?,F為青島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師,中國《文心雕龍》學會會員。主要從事中國文學批評史《文心雕龍》研究、詩詞理論與創(chuàng)作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主持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一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一項(在研)。

圖書目錄

序 陶禮天
緒論
章 《文心雕龍》的寫作緣起與楚辭的經典化建構
節(jié) 從劉勰的論“文”初衷談起
一、宋齊文壇風氣與《文心雕龍》的產生
二、《序志》中的論“文”初衷分析及背景再闡釋
第二節(jié) 漢魏六朝詩騷經典化建構及演變
一、兩漢時期詩騷的經典定位
二、魏晉時期詩騷觀的新變
三、南朝文壇詩騷并論的共識與分歧
第三節(jié) 《文心雕龍》的總體寫作策略與楚辭
一、南朝文論各家的應“變”立場及楚辭觀比較
二、《文心雕龍》“取效詩騷”的策略實施及楚辭因素的文本呈現
第二章 《文心雕龍》的文體考論與楚辭的“文”源意義
節(jié) 劉勰所見的《楚辭》
一、《文心雕龍》中所討論的楚辭篇目
二、劉勰所見的《楚辭》版本推測
三、劉勰的楚辭作者論
第二節(jié) 《文心雕龍》中的特殊之文:經、緯、騷
一、“經”之文
二、“緯”之文
三、“騷”之文
四、劉勰對三者評價的比較分析
第三節(jié) “變乎騷”與“論文敘筆”(上):楚辭在辨體分類中的特殊作用
一、辨體分類之源流與楚辭
二、“文源五經”到“論文敘筆”:詩賦文體的突出與楚辭
三、詩賦等辨體拓展與楚辭
第四節(jié) “變乎騷”與“論文敘筆”(下):通變尚采觀與楚辭
一、詩賦論各篇的“敷理”反思與楚辭
二、“棄局就通”的詩化批評與通變尚采的共同傾向
三、通變尚采觀及楚辭影響的深層分析
第三章 《文心雕龍》的創(chuàng)作論及批評論與楚辭典范
節(jié) 《文心雕龍》的作者才器觀及創(chuàng)作批評視野與楚辭
一、作者才器觀及《文心雕龍》的創(chuàng)作批評視野
二、屈原作為文士典范的樹立
三、楚人多才——楚辭創(chuàng)作經驗的豐富性與創(chuàng)作論的空前拓展
第二節(jié) 構思心物論與楚辭
一、“追騷”論文心——楚辭在創(chuàng)作心理探討中的特殊地位
二、楚辭及寫景詩賦創(chuàng)作與心物論的拓展
三、“物色論”建構與楚辭
第三節(jié) 情采風格論諸篇與楚辭“體變”帶來的多重思考
一、源于楚辭的“體變”意識在各篇的綜合體現及理論促發(fā)
二、《體性》《定勢》“定變”思考中的楚辭作用力
三、“風骨”理想與楚辭
第四節(jié) 成篇之術與楚辭鴻裁
一、“篇體”創(chuàng)作過程論與楚辭影響下的文體拓展及獨立
二、楚辭經驗對成篇之術的具體啟發(fā)
第五節(jié) 修辭之術與楚辭艷說
一、聲律、麗辭的形式美追求與楚辭的影響關系
二、以“比興”為中心的系列表現論探討與楚辭
第六節(jié) 知音批評與楚辭
一、《知音》篇引述屈原、揚雄語辨析
二、“見異知音”的理論推進及劉勰的論騷實踐
第四章 《文心雕龍》理論體系建構與效騷原則
節(jié) “宗經體要”“取效詩騷”到風騷傳統(tǒng)的樹立
一、詩化批評視角下“五經”到詩騷的經典聚焦
二、雅頌、風雅與風騷——詩騷特質辨析與風騷傳統(tǒng)的樹立
第二節(jié) “樞紐”再議與《文心雕龍》的理論體系建構原則
一、《辨騷》之“變”的豐富意義
二、“道一圣一經”一體思考中的新變眼光與《辨騷》
三、“樞紐”五篇關系再分析及《文心雕龍》的理論體系建構原則
第三節(jié) 《文心雕龍》在楚辭批評史上的理論推進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文心雕龍·辨騷》研究史論
附錄二:《文選》收錄詩賦作品統(tǒng)計表
附錄三:《辨騷》篇“征言”再議與《文心雕龍》的論文宗旨
附錄四:略論《文心雕龍創(chuàng)作論》的學術范式意義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