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易學(第七卷)》主要內容包括馬王堆《易傳·系辭》篇的形成與抄寫,試從21世紀興起的相關性思維看陰陽,揭開《易傳》“陰陽剛柔”之謎——從卦爻視角出發(f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淺析,尚秉和治《易》特點和易學貢獻,略論《周易古筮考》對易學邏輯研究的貢獻,關于易學研究中若干重要問題的反思——尚秉和《周易尚氏學》管窺,尚秉和《用九用六解》的意義,現象學視域下尚秉和《焦氏易林注》注釋現象淺析,民國以來尚秉和研究述略,范仲淹的義理易學及其思想旨趣,論李道純的丹道易學思想,黃宗羲治《易》方法研究,焦循象數易學的義理內涵研究,三件河車:李西月的以人合天思想,宋人易書考(六),《漢語大詞典》引《易》詞語釋義辨正四例,釋“圭”,《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易類》二十九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