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盜竊罪基礎問題研究

盜竊罪基礎問題研究

盜竊罪基礎問題研究

定 價:¥52.00

作 者: 溫登平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9761943 出版時間: 2022-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2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盜竊罪的部分基礎問題進行了研究。之所以將盜竊罪作為研究對象,首先,是因為盜竊罪是侵犯財產罪中發(fā)案率*高的犯罪,也是歷年來我國法院審理的各類刑事案件中*多的罪名之一。盜竊罪在司法實踐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有些涉及財產犯罪的基礎理論,有些涉及財產犯罪的新行為類型,亟待理論上提供解決方案。其次,從立法沿革看,我國1979年《刑法》第151條將盜竊罪與詐騙罪、搶奪罪等規(guī)定在一個條文中,而且將盜竊罪限定為數(shù)額犯,導致對社會上一些數(shù)額未達到定罪標準但具有較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的盜竊行為無法處理。為此,1997年《刑法》第264條增加了“多次盜竊”的規(guī)定,將那些多次盜竊少量財物,但危害較大的行為納入盜竊罪的調整范圍?!缎谭ㄐ拚福ò耍愤M一步增加了“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和“扒竊”三種行為方式,使我國刑法關于盜竊罪的規(guī)定得到進一步完善。但是,如何準確理解和適用“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和“扒竊”等,仍然存在許多爭議。再次,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侵害他人的財產性利益的現(xiàn)象,如何認定盜竊財產性利益的性質,既涉及如何區(qū)分盜竊與詐騙、盜竊與搶奪、盜竊與侵占等,也涉及對盜竊罪的保護法益和占有的界定。*后,對于盜竊后使用、處分他人財物行為的性質,也有必要進行研究。為此,本書選取上述盜竊罪中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部分基礎性問題展開研討。

作者簡介

  溫登平 1978年出生,山東安丘人;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山東交通學院法學院副教授,華東政法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員,主要從事刑法學研究。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盜竊財產性利益的性質
 第一節(jié) 關于盜竊財產性利益行為屬性的觀點
 第二節(jié) 財產性利益的概念界定
 第三節(jié) 將財產性利益解釋為財物是否違反罪刑法定原則
 第四節(jié) 肯定盜竊財產性利益是否導致處罰范圍失當
 第五節(jié) 盜竊財產性利益與詐騙財產性利益的區(qū)分

第二章 “入戶盜竊”的理解與適用
 第一節(jié) “入戶盜竊”的法益
 第二節(jié) “入戶盜竊”中的“戶”
 第三節(jié) “入戶盜竊”中的“入戶”
 第四節(jié) “入戶盜竊”的著手與既遂
 第五節(jié) “入戶盜竊”與其他關聯(lián)犯罪的關系

第三章 “多次盜竊”的理解與適用
 第一節(jié) “多次盜竊”的規(guī)范保護目的
 第二節(jié) “多次盜竊”中“多次”的理解和判斷
 第三節(jié) “多次盜竊”中“盜竊”的理解和判斷
 第四節(jié) “多次盜竊”中的“盜竊”要否獨立成罪
 第五節(jié) “多次盜竊”是否存在未遂
第四章 “攜帶兇器盜竊”的理解與適用
 第一節(jié) “攜帶兇器盜竊”的法益
 第二節(jié) “攜帶兇器盜竊”中的“兇器”
 第三節(jié) “攜帶兇器盜竊”中的“攜帶”
 第四節(jié) “攜帶兇器盜竊”中的主觀要素
 第五節(jié) “攜帶兇器盜竊”的著手與既遂

第五章 “扒竊”的理解與適用
 第一節(jié) “扒竊”的概念和法益
 第二節(jié) “扒竊”的地點和財物的范圍
 第三節(jié) “扒竊”要否具有慣常性、技術性和秘密性
 第四節(jié) “扒竊”的著手、既遂與未遂
 第五節(jié) “扒竊”入刑的合理限制

第六章 “使用盜竊”行為的性質
——以盜用汽車案件為例
 第一節(jié) 對要否處罰“使用盜竊”的立法、司法和刑法理論的考察
 第二節(jié) 成立盜竊罪要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第三節(jié) 非法占有目的的內容
 第四節(jié) 盜用汽車是否為盜竊財產性利益
 第五節(jié) 結論

第七章 數(shù)額犯中的數(shù)額(價值)認識錯誤與主觀歸責
——以盜竊罪為例
 第一節(jié) 數(shù)額犯與數(shù)額認識錯誤
 第二節(jié) 數(shù)額犯中的“數(shù)額”的體系性地位
 第三節(jié) 對“數(shù)額較大”的“數(shù)額”的認識程度與判斷
 第四節(jié) 犯罪“數(shù)額較大”的認識錯誤的處理
 第五節(jié) “數(shù)額較大”、“數(shù)額巨大”與“數(shù)額特別巨大”之間的認識錯誤
第八章 共罰的事后行為的性質
——以盜竊后使用、處分財物行為為例
 第一節(jié) 共罰的事后行為的概念和處罰根據(jù)
 第二節(jié) 共罰的事后行為的理論定位
 第三節(jié) 共罰的事后行為的處罰根據(jù)與共罰與否的判斷標準
 第四節(jié) 行為類型與共罰的事后行為
 第五節(jié) 共同犯罪與共罰的事后行為
 第六節(jié) 犯罪形態(tài)與共罰的事后行為

第九章 盜竊與搶奪的界限
 第一節(jié) “公開盜竊”的性質
 第二節(jié) “非暴力搶奪”的性質
 第三節(jié) “量刑反制定罪”與盜竊罪、搶奪罪的區(qū)分
 第四節(jié) 重新認識盜竊與搶奪的關系

第十章 盜竊與詐騙的界限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jié) 盜竊罪與詐騙罪是競合關系還是排斥關系
 第三節(jié) 區(qū)分標準之一:處分被害人財產的權限和地位
 第四節(jié) 區(qū)分標準之二:處分行為
 第五節(jié) 區(qū)分標準之三:處分意思
 第六節(jié)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