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科普讀物其他科普知識成語里的中華科技

成語里的中華科技

成語里的中華科技

定 價:¥58.00

作 者: 戴吾三 著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42876140 出版時間: 2022-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7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閱讀和使用成語的過程中,大家常常只涉及其表面意思和引申意義,甚少了解成語中也包含有豐富的中國古代科技知識。本書則別開生面,選取七十余則常用成語,分天文、地理、數(shù)學、技藝、發(fā)明等項,還原成語蘊含的科技元素,演繹歷史的精彩和生動:古人“以管窺天”觀測星象曾達到很高的水平;荀子用“青出于藍”來設(shè)喻,是因為戰(zhàn)國時期的人們大都熟悉染藍技術(shù);“運籌帷幄”中“運籌”的本義是指利用算籌進行計算……全書深入淺出,圖文并茂,生動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和中國古代科技的燦爛輝煌。

作者簡介

  戴吾三1996年畢業(yè)于中國科技大學,獲科學史博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2008年后任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社會科學與管理學部教授。2018年退休后被聘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長期從事科技史、科技文化、思想政治課教學和研究,有十幾種專著和譯著。主要著作:《考工記圖說》、《技術(shù)創(chuàng)新簡史》、《影響世界的發(fā)明專利》;主要譯著:《用創(chuàng)新引領(lǐng)世界》、《大眾科學指南》、《物理學巨匠》;合著《清華大學與中國近現(xiàn)代科技》等。譯著《手藝中國》獲國家圖書館第八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獎。

圖書目錄

天 文 / 001
奉為圭臬 / 制定節(jié)氣歷法的圭表 / 003
一寸光陰一寸金 / 用長度計算時間的日晷 / 008
一刻千金 / 用刻度計算時間的漏刻 / 012
以管窺天 / 中國古代的天象觀測術(shù) / 016
斗轉(zhuǎn)星移 / 古代對星空的認識 / 021
七月流火 / 古代對“大火”星的觀測 / 026
杞人憂天 / 古代對“天”的認識 / 030
小兒辯日 / 古代天文學理論的思辨 / 034
地 理 / 039
赤縣神州 / 古人的世界地理觀 / 041
五湖四海 / 古代對湖海水域的認識 / 045
滄海桑田 / 古代對海陸變遷的認識 / 048
海市蜃樓 / 古代對大氣現(xiàn)象的觀察和解釋 / 053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諸葛亮的氣象知識 / 059
橘化為枳 / 古代植物的地理分布 / 063
因地制宜 / 古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重要指導思想 / 066
醫(yī) 學 / 071
岐黃之術(shù) / 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基礎(chǔ)理論 / 073
吐故納新 / 古代的運動養(yǎng)生學 / 078
起死回生 / 中國名醫(yī)望診術(shù) / 083
對癥下藥 / 華佗的醫(yī)術(shù) / 088
杏林春滿 / 傳統(tǒng)醫(yī)學與醫(yī)德的境界 / 092
以毒攻毒 / 古代預防天花的接種術(shù) / 095
物 理 / 099
千鈞一發(fā) / 一根頭發(fā)所引發(fā)的力學問題 / 101
同聲相應 / 古代對共振現(xiàn)象的認識 / 104
目迷五色 / 古代對光及色散的認識 / 109
刻舟求劍 / 古代對運動相對性的認識 / 114
明鏡高懸 / 古代“透光鏡”的奧秘 / 117
宥坐之器 / 有關(guān)重心與平衡的器物 / 121
黃鐘大呂 / 古代的音律制訂法 / 126
金聲玉振 / 古代的鐘磬之聲 / 132
生 物 / 137
五谷豐登 / 中國古代五大農(nóng)作物 / 139
伯樂相馬 / 中國古代畜牧學的成就 / 144
國色天香 / 新品種牡丹培育 / 151
螟蛉義子 / 昆蟲寄生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 / 155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 古代對食物鏈的認識 / 159
數(shù) 學 / 163
河圖洛書 / 古老的幻方 / 165
中規(guī)中矩 / 以成方圓的繪圖測量技術(shù) / 169
不管三七二十一 / 九九乘法口訣的歷史 / 173
運籌帷幄 / 古代的算籌和籌算法 / 177
一舉而三役濟 / 古代的運籌學方法 / 182
賽馬之策 / 古代的對策論方法 / 186
權(quán)衡輕重 / 度量衡標準的演變 / 191
舉一反三 / 古代邏輯學的認識方法 / 195
建 筑 / 199
來龍去脈 / 古代對居住環(huán)境的認識 / 201
升堂入室 / 古代房屋的建筑格局 / 206
方枘圓鑿 / 木構(gòu)器物的榫卯連接 / 210
鉤心斗角 / 古代建筑的斗拱 / 214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 古代棧道修筑 / 218
技 藝 / 223
玉不琢,不成器 / 古代的制玉技術(shù) / 225
日月如梭 / 古代紡織的梭子 / 230
參差不齊 /“參差”為何物 / 234
絲絲入扣 / 古代織機之“筘” / 239
錦上添花 / 古代的織錦技術(shù) / 242
青出于藍 / 古代的染藍技術(shù) / 246
和氏之璧 / 夢幻月光石的秘密 / 250
爐火純青 / 由光色測量高溫的技術(shù) / 254
百煉成鋼 / 古代的百煉鋼技術(shù) / 257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 戰(zhàn)國時代的堤防技術(shù) / 262
水到渠成 / 古代治理運河的范例 / 266
發(fā) 明 / 271
抱甕灌畦 / 反觀汲水機械——桔槔 / 273
千變?nèi)f化 / 古代科幻“機器人” / 277
看風使舵 / 舵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 282
駕輕就熟 / 古代先進的馬車系駕法 / 287
自相矛盾 / 古代兵器“矛”和“盾” / 291
刀光劍影 / 古代的刀劍 / 296
強弩之末 / 古代的重武器——弩 / 300
硝煙彌漫 / 古代的火藥發(fā)明 / 304
技術(shù)觀 / 309
班門弄斧 / 古代著名工匠魯班 / 311
箕裘相繼 / 古代工匠的技術(shù)傳習 / 316
盜天而無殃 / 古代對自然資源的認識 / 320
買櫝還珠 / 古代技術(shù)與文化的關(guān)系 / 324
愚公移山 / 古代的人與自然 / 329
參考文獻 / 333
圖片來源 / 33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