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胚胎,始于州縣”,直接管理百姓的州縣一級政府在國家的治理體系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清朝的一千三百個左右的州縣里,州縣官員任期如何,衙門內外的行政運作與基層治理如何展開,其間官、紳、民以何種方式互動,下層民眾之生活又是何種狀態(tài),清末名目繁多的局所之設又如何影響著社會治理結構,等等,都是目前學界普遍關注且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課題。該成果系統(tǒng)利用四川省南部縣的《南部檔案》及巴縣的《巴縣檔案》,并結合《淡新檔案》《寶坻檔案》等地方檔案以及官方典籍文獻,就官員任期、書吏對衙門的控制、書吏薪金、巴縣胥吏活動軌跡、局所與州縣體制變革、官媒在司法場域的職掌、生員訴訟、風水訴訟、場市的設立、“割股療親”語境中的觀念與信仰、州縣的祈雨活動、清末官制婚書之推行等問題展開了扎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