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導言 詩學空間與歷史空間:“百草園”的多元層次及研究路徑(1)
第一章 “百草園”的歷史溯源(28)
第一節(jié) 從“秋草園”到“百草園”:文本對話與經典生成(28)
一 “百草園”正名(29)
二 “秋草園”與“百草園”(35)
第二節(jié) “鬼園”:周作人的家族史敘述(49)
一 日常生活中的歷史記憶(52)
二 “臺門悲劇的人物”(59)
三 個人經驗與歷史圖景(67)
第二章 故園·故鄉(xiāng)·故國:從“桑下叢談”到“朝花夕拾”(76)
第一節(jié) 家族文脈:魯迅與浙東學術的過渡環(huán)節(jié) (76)
一 家族文脈的重溯(77)
二 蠡城周氏:從“章句”到“諸書”(83)
三 周氏家族與浙東學術(88)
第二節(jié) 歲時人事與朝花夕拾(94)
一 “諧謔”表達中“深思”與“感興”(94)
二 “秋蟲”“秋天狼”:“東郭生”的“心事”隱喻(100)
三 美女蛇·東方朔:作為“材源”的魯迅(106)
第三章 地點·視角·語境:作為歷史敘述的“百草園”(117)
第一節(jié) 地點傳記學的可能性(117)
一 作為“回憶之地”的“百草園”(118)
二 銘刻在“地點”“物品”上的人物傳記(127)
第二節(jié) “百草園”敘述的第一人稱視角(139)
一 “百草園”敘述的“時態(tài)”與視角(140)
二 敘述的權力(151)
第三節(jié) 個人話語與歷史語境(161)
一 索隱與還原的對話(163)
二 考證的“分寸”與還原的尺度(170)
三 從微物辨析到“思想革命”的建構(176)
第四章 周氏兄弟文學空間的生成(185)
第一節(jié) 箋注與重構:“解說”百草園(185)
一 “百草園”的時間刻度(187)
二 “百草園”的空間拓展(199)
第二節(jié) 重疊與交錯:共生性的文學空間(212)
一 呼應、改寫與細化:歷史地圖上的小說地名(213)
二 小說人物與歷史情境的相遇(222)
三 小說與“回憶文”(228)
四 魯迅文本的續(xù)寫(238)
結語(251)
參考文獻(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