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篇 思維與精神
《論持久戰(zhàn)》中歷史和主體的辯證法及其啟示
探尋社會學的哲學視野——對于《共產黨宣言》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探尋與闡述
與一位戰(zhàn)士同行——《馬克思傳》讀書報告
一場哲學革命:從思辨哲學到實踐哲學?——論《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思想定位
對“兩個必然”的闡釋——重讀《共產黨宣言》
管窺毛澤東的經典閱讀——讀《毛澤東談讀書學習》隨筆
平等與文明的沖突和現(xiàn)代思考——基于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刑罰是易感觸的力量——讀《論犯罪與刑罰》有感
評列文森《儒教中國及其現(xiàn)代命運》
理性時代的歷史哲學——讀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
從物的視域到事的視域——淺析莊子的《齊物論》
第二篇 社會與個人
再審視“異化勞動”概念——《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閱讀札記
從周邊看“中國”——歷史文化視角下的自我再審視
《思舊賦》:不只為“思舊”而“思舊”——淺析向秀“順名教以任自然的處世哲學
凝視之外——《跨越邊界的社區(qū):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閱讀報告
總體性問題場域中的性別視角——賀桂梅《女性文學與性別政治的變遷》
讀書報告
田園將蕪胡不歸:后鄉(xiāng)土中國的現(xiàn)代性書寫——評梁鴻《中國在梁莊》
“吃”與“世界”:趙樹理文學語言的兩極——評《李家莊的變遷》
第三篇 歷史與人文
《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1919~1937》讀書感想
淺論中國古代“禮”與“法”及其在當代中國法治建設中的價值——《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讀書隨筆
內憂外患下的社會主義實踐與啟示——《法蘭西內戰(zhàn)》讀書隨筆
《三國志》讀書筆記:論季漢王朝之正統(tǒng)性
揭開五四的面紗——讀周策縱《五四運動史:現(xiàn)代中國的知識革命》
讀《唐代政治史論述稿》之感悟——對書中“關中本位政策”的細考察
于“視”中品《萬歷十五年》——視角·視線.視域
狂人走后怎樣?——兼論《狂人日記》中的本真性悖論
斷鴻
“零余者”與“憂郁癥”——淺談郁達夫的《沉淪》
“三境”疊映下的阿Q與革命——針對《阿Q正傳》中批判性的再論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讀《桃花扇》有感
恐懼與絕望:《狂人日記》中的“否定”與“否定之否定”——《狂人日記》讀書報告
兒童視角下的反諷溫度——讀蕭紅《呼蘭河傳》
記憶的召喚:讀魯迅《在酒樓上》
《紅樓夢》太虛幻境中川隋”的三重境界——讀《紅樓夢》第五章 回有感
沉默的春——從蕭紅《小城三月》一窺“文學的政治”
美學再造——讀《美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