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古詩文教學的生命體驗意義和價值做出了明確的表述:中學階段是人格成長的關鍵時期,此階段的古詩文文本解讀的意義不僅在于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對青年學子生命體驗的喚醒、激發(fā)和生命價值的建構。但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階段,中學古詩文的解讀不盡如人意:枯燥而乏味的對譯和串講、人云亦云的主旨分析、聲光電等非文本手段的濫用、盲目的課外拓展等等,使得當下中學古詩文文本解讀正在背離學生的生命體驗。本書從一線教師的角度,采用閱讀測驗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形式,比較了同組學生在運用相應文本解讀策略前后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中學古詩文的文本解讀策略不同,學生生命體驗的效果不同,包括注重誦讀、關注文體識別、把握表現對象的特點、揣摩作者的態(tài)度、鑒賞寫作手法、在整體感知文本主旨基礎上的猜詞猜句以及單元貫通等的解讀策略可以比較好地促進學生人格意識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