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清代長篇諷刺小說。成書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于嘉慶八年(1803)?!度辶滞馐贰反碇袊糯S刺小說的高峰,開創(chuàng)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xiàn)實生活的范例。“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作者用白描的敘述手法,以散文式的語言描寫人物的精神世界,不落俗套;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將作者的情緒、態(tài)度滲透到讀者的閱讀中;滾動式推出出場人物,沒有特定的主人公,卻人人都是主人公。小說假托元末明初,實際反映的是清康熙、乾隆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生活。描寫了近兩百個人物:老年中舉的范進、忘恩負義的匡超人、冒名頂替的牛浦郎、仗義疏財的杜少卿、寬厚待人的虞博士、只身逃婚的沈瓊枝、勸女殉夫的王蘊、俠肝義膽的風四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