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內衣在中國古代有“褻衣”“小衣”或“近身衣”等稱謂。“褻”有不莊重之意,“小”則代表內衣的尺寸,“近身”顧名思義指內衣與身體貼近。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內衣與人體的親密關系,也映射出古人用語的意境??梢哉f內衣是貼近人類生活卻又隱私的服飾,它制約著也塑造著女性的身體,使女性在不同社會背景下顯露出或端莊典雅、或扁平無狀、或性感迷人的體態(tài)。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造就了中國服裝嚴謹保守的造型特點,也帶來了女性內衣平面化的造型結構。在封建、保守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女性內衣以其特有的方式對女性身體進行著解構和重塑。女性的胸部在封建社會里一直是服裝遮蔽的重點,在內衣的包覆與重塑中,女性胸部被壓成扁平狀,隱藏于內衣之中,失去了原有的性感特征,女性身體的正常發(fā)育也受到了阻礙。這種將人體從立體到平面的轉換,形成了一種內衣對人體的制約關系,即內衣所凸顯的并不是人體的自然形態(tài),而是被重塑了的平面形態(tài),但這正是符合中國古代的社會審美準則的,也符合中國人基于情與禮統(tǒng)一的精神性審美。在中國,內衣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一直作為比較隱私的物品秘不示人,也不同于其他服飾品種有自己專門的“服制”,但它也存在和流傳了幾千年,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獨立的服飾品種。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社會文化、女性審美及服裝成型技術的不斷變化,也反映了內衣在中西文化交融影響下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