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管理管理學理論收支平衡VS水平適度: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研究

收支平衡VS水平適度: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研究

收支平衡VS水平適度: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研究

定 價:¥69.00

作 者: 沈世勇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13258861 出版時間: 2021-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24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構建了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收支質量平衡分析框架,并結合事實論證、對比論證和邏輯演繹的方法,闡釋了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運行的內在機理;運用帕累托標準,探討了適度水平標準;運用系統耦合等方法,對社會保險基金收支質量平衡進行測量;結合上海家庭醫(yī)生制度實施案例,分析了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因素;進而,提出促進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收支質量平衡的制度改革方案。本書可作為普通高校勞動與社會保障、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公共事業(yè)管理等相關專業(yè)師生的參考書,也可作為公共管理類專業(yè)教師、研究人員、行政機關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沈世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副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瑞典西部大學訪問學者,擔任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公共管理系主任、碩士生導師、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負責人,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員。研究方向為社會保障與健康治理。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上海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等縱向項目;寶山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松江區(qū)醫(yī)保局、佘山鎮(zhèn)人民政府等橫向項目,共計十余項;參加教育部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十余項。在《財政研究》《現代經濟探討》《社會政策研究》等各類刊物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出版專著2部。研究成果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主持課題成果獲省部級領導批示,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等重要獎項。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1.1.1研究背景
1.1.2問題提出
1.1.3研究意義
1.2國內外學術史梳理
1.2.1國外研究
1.2.2國內研究
1.2.3研究評述
1.3研究方法與思路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思路
1.4創(chuàng)新與不足
1.4.1本書創(chuàng)新之處
1.4.2研究不足
第2章數量V.S質量:醫(yī)?;鹗罩胶獾淖穯?br />2.1數量平衡何以可能
2.1.1數量平衡原則形成背景
2.1.2數量平衡遇到的問題
2.1.3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收支倚重數量平衡的根源
2.2質量平衡為何必要
2.2.1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收支質量平衡闡釋
2.2.2質量平衡嵌入的必要性
2.2.3數量平衡和質量平衡的關系
2.3質量平衡的價值坐標
2.3.1居民疾病風險化解的價值取向
2.3.2保險支付承諾兌現的價值導向
2.3.3平等權利義務關系的價值理念
2.4本章小結
第3章顯露真容:何為醫(yī)?;鹗罩з|的平衡性
3.1三重維度:質的平衡性視角
3.1.1參保人的行為選擇
3.1.2制度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3.1.3保險人目標達成
3.2起點與歸途:滿足參保人需求
3.2.1參保人社會醫(yī)療保險需求的發(fā)展
3.2.2參保人社會醫(yī)療保險需求實現的困境
3.2.3質的平衡性下參保人需求的實質
3.3目標與機理:制度平等權利
3.3.1制度平等權利目標的發(fā)展
3.3.2制度公平中權利目標的扭曲
3.3.3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收支中權利變遷的實質
3.4動力與阻力:保險人目標達成
3.4.1保險人社會醫(yī)療保險目標的形成
3.4.2經濟增長定位下社會醫(yī)療保險目標的偏移
3.4.3數量平衡下保險人目標偏移的負效應
3.4.4質的平衡性下社會醫(yī)療保險目標實現
3.5本章小結
第4章受何影響:質的平衡性的外在變量
4.1風險與保險:參保人的需求
4.1.1參保人疾病風險化解
4.1.2參保人籌資水平需求
4.1.3參保人結余水平需求
4.1.4參保人支付水平需求
4.2權利與義務:社會的平等
4.2.1參與主體的權利義務關系因素
4.2.2權利主體的籌資結構因素
4.2.3權利主體的支付結構因素
4.3偏移與回歸:目標的達成
4.3.1目標達成因素
4.3.2目標偏移因素
4.3.3目標回歸因素
4.4本章小結
第5章帕累托:一個適度水平標準框架
5.1規(guī)矩與方圓:適度水平標準設計
5.1.1何為標準
5.1.2何為適度水平標準
5.1.3適度水平標準的確立依據
5.2初心與使命:適度水平確立原則
5.2.1有限需求滿足原則
5.2.2籌資承受能力原則
5.2.3經濟發(fā)展水平原則
5.2.4保障機會平等原則
5.3堅持與遵守:適度水平標準內容
5.3.1規(guī)模標準
5.3.2平等標準
5.3.3達成度標準
5.3.4基金補償標準
5.3.5綜合標準
5.4契約與機理:帕累托原理的應用
5.4.1基于參保人需求的帕累托
5.4.2基于交易公平的帕累托
5.4.3保險人承諾兌現的帕累托
5.5本章小結
第6章測量與評價:醫(yī)保基金收支平衡的量與質
6.1數量初探:描述性統計
6.1.1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籌資水平分析
6.1.2醫(yī)療保險支付水平分析
6.1.3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結余水平分析
6.2質量初探:單指標測量
6.2.1公平指標的測量與評價
6.2.2承諾兌現度的測量與評價
6.2.3個體需求的測量與評價
6.3系統耦合:綜合性評價
6.3.1綜合指標系統耦合協調評價指標體系
6.3.2基金收支平衡指標耦合研究方法
6.3.3基金收支平衡指標耦合協調結果及評價
6.4本章小結
第7章相機抉擇:制度變革的動力與趨勢
7.1動力來源:變化因何而生
7.1.1信息技術的發(fā)展
7.1.2政策路徑的變化
7.1.3社會價值理念的變遷
7.2上海案例:家庭醫(yī)生制度沖擊
7.2.1家庭醫(yī)生制度的推進和影響
7.2.2研究對象與方法
7.2.3調研結果
7.2.4上海市家庭醫(yī)生制度沖擊的評述
7.3未來之路:變革趨勢與制度瓶頸
7.3.1制度變革的新趨勢
7.3.2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的供給側改革瓶頸及原因
7.4本章小結第8章目標與方案:促進質量平衡的有效路徑
8.1健康權利:社會醫(yī)療保險制度設計邏輯起點
8.1.1醫(yī)療保險制度的需求層面
8.1.2醫(yī)療衛(wèi)生的需求層面
8.1.3健康的需求層面
8.2協調權利義務關系:社會醫(yī)療保險制度可持續(xù)的重點
8.2.1起點公平:基于收入能力的繳費
8.2.2過程公平:切實履行“期初承諾”
8.2.3結果公平:有效履行政府責任
8.3融入“健康中國”戰(zhàn)略:社會醫(yī)療保險目標實現的改革基點
8.3.1保險人兌現承諾的能力層面
8.3.2保險人兌現承諾的意愿層面
8.3.3保險人兌現承諾的制度結構
8.4深化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供給側改革
8.4.1改進動力機制:建立起以醫(yī)生為核心的醫(yī)療服務網絡
8.4.2完善投入機制:界定基本與非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
8.4.3優(yōu)化分層均衡機制:按照公益性質對醫(yī)院進行分類管理
8.4.4構建信息甄別機制:發(fā)揮互聯網信息平臺的作用
8.5研究總結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