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圍繞馬克思勞動解放思想主線,對馬克思“勞動自由”思想的理論淵源、出場背景、內在邏輯進行了再解讀,揭示了馬克思勞動自由思想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德國古典哲學、空想社會主義勞動思想的批判與繼承,從自然、社會、主體三重維度闡釋了馬克思勞動自由思想的內在邏輯,進一步明確了勞動自由的基本內涵,即在共產主義社會生產力高度發(fā)達基礎上,人類將物質生產勞動與自我實現相統(tǒng)一,即將物質生產的必要勞動時間縮減到短,從而為以人的能力發(fā)展為目的的自主活動騰出充足自由時間,以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發(fā)展。在此基礎上,一方面,以馬克思勞動自由思想為視域,對20世紀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進入后工業(yè)社會、信息社會后生產勞動變化展開全面分析,從新技術革命對資本主義勞動主體性的限定式提升、資本主義勞資關系調整中勞動地位的變化以及資本主義后物質主義價值觀影響三個層面,闡述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中限定性地表現出的某些勞動自由傾向。另一方面,從人與自然關系失衡、資本主義新勞動形式的異化、全球化中勞動缺失三方面,分析資本邏輯對勞動自由的限定,在當代表現為將人的需求框定在物欲的無限膨脹而無法實現向更高層次躍升。后,將馬克思勞動自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實踐相結合,從社會主義生產力發(fā)展、和諧社會關系建構、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確立三個向度,分析馬克思勞動自由思想的當代化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