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緣起
二現狀中的研究向度及其檢討
三典范例證對體用觀的共同關注及其歷史蘊含
四研究進路與研究框架
章多方求質輾轉參尋一一塘南五十以前的學思過程
一先考之訓
二先師之教
三良友夾持
第二章寂而常照寂運雙泯一本體界體用之調適
一當體自寂寂而常照
二不墮二邊不執(zhí)二見
三虛寂之體 生生之用
四寂運雙泯以道為體
第三章心性為體物事為用一一 本體界與經驗界之調適
一心性與物事
二性與氣
三性與病
四性與命
第四章徹悟本原默識敬存一工夫論之原則、系統及其他
一徹悟本原主于未發(fā)
二默識本體敬以存之
三始悟后修始修后悟
第五章幾微故幽 研幾默識——塘南工夫論中的研幾思想
一幾、研幾之歷史淵源
二生幾論之前身:本心真機
三生幾論之 提出:無聲臭而非斷滅
四生幾論之本質:常發(fā)而常微
五生幾論之融通:本心真面目
六研幾工夫之定位: 默識工夫
第六章真性本潛收斂敬存——塘南工夫論中的收斂思想
一收斂之緣由與提出
二收斂與研幾之關系
三收斂工夫之實質
四 收斂工夫之《易》學根據
五收斂工夫之評價
結語:調適之遍在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