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5個斷代史研究室之一。前身是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二所明清史研究組,成立于1954年,組長為白壽彝,副組長王毓銓。一度并入中國封建后期史組,組長楊向奎,副組長酈家駒。1966年成立明清史研究室,主任楊向奎,副主任王戎笙。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后,清史與明史分開設立研究室,清史研究室主任先后為楊向奎、王戎笙、張杰夫。1994年重新合并為明清史研究室,張杰夫、高翔先后任主任,林金樹、萬明、楊珍先后任副主任。2002年清史再次與明史分開設立研究室,楊珍任主任。清史學科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建設工程項目。該室現(xiàn)有研究人員10名(包括2名“雙肩挑”人員),其中研究員3名、副研究員5名、助理研究員2名,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2名。研究范圍包括清朝入關前史,清朝前期、中期史以及晚清史,研究領域涉及清代學術、文化、政治、社會、典章制度、中外關系等各方面。學術史、政治史是研究重點。幾代學人潛心治學,取得豐碩成果。其中,王戎笙主持撰寫的《清代全史》(1-10卷),何齡修、張杰夫主編的《清代人物傳稿》(上編第2、4、6、7、9、10卷)出版后,均在海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清代全史》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屆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第八屆中國圖書獎。青年科研人員楊海英博士的論文《洪承疇長沙幕府與西南戰(zhàn)局》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四屆優(yōu)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和歷史所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本室研究集刊《清史論叢》于1979年創(chuàng)辦,至今已出版18輯,多年來一直以較高的學術水準與嚴謹扎實的文風,受到學術界的矚目和海內外人士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