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一篇遲交的作業(yè)
緒論
一近代史學產生前學者對《尚書》的研究
二近代史學產生后學者對《尚書》的研究
二清華簡刊布后學者對《尚書》的研究
四既往《尚書》研究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不足
血本書研究宗旨、準則、專題設置與章節(jié)安排
六對于幾個重要概念的界定
章《康誥》諸篇體例研究
節(jié)大盂鼎與《康誥》體例研究
《康誥》第二個“王若曰”的儀式性
《康誥》第二個“王若日”與封建康叔典禮的關系
由第二個“王若日”看《康誥》的性質
第二節(jié)大克鼎與《多方》體例研究
兩個“王若日”發(fā)布的地點
兩個“王若同”發(fā)布的對象
兩個“王若日”發(fā)布的內容
兩個“王若曰”發(fā)布的時間
大克鼎對《多方》的佐證 …
從《多方》看《多士》的體例
第三節(jié)盞方彝、《祭公》與《召誥》諸篇體例研究
盞方彝文體的分析
盞方彝與《祭公》文體的比較
對《召誥》、《雒誥》體例的榆驗
對《微子》諸篇體例的檢驗
第四節(jié)虢伯捱簋與《世俘》體例研究
“虢伯捱”考釋
“謎、魚,渤、黑”考釋
虢伯捱簋與《世俘》體例的比較
附錄《克殷》體裁簡論
第二章《洪范》諸篇文例研究
節(jié)“以數為紀”與《洪范》文例研究
“紀”、“統(tǒng)”與“以數為紀”的含義
“以數為紀”與口頭語言程式
“以數為紀”與古今思維方式
由“以數為紀”看《洪范》的性質與形成原理
先秦時期的口頭傳統(tǒng)與《洪范》的形成年代
第二節(jié)高卣、保卣等與《大武》諸篇文例研究
高卣與《大武》諸篇文例研究
保卣與《和寤》諸篇文例研究
史墻盤與《武穆》諸篇文例研究
《載芟》與《小開》諸篇文例研究…
對相關問題的討論
...............................
第三章 《洪范》史實與思想專題研究
第四章 《牧誓》諸篇史實與思想研究
第五章 《堯典》諸篇 史實及禮樂研究
結語
參考文獻
本書先期成果
后記--先生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