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全面解讀傳統(tǒng)文化經典《山海經》的文學作品。作者以其獨特的講述思路和考證方法,帶給讀者全新的閱讀體驗。作者認為,《山海經》潛存著一套中國創(chuàng)世說,表達了人即“造物主”的哲學觀點,其鮮少沾染編纂之人所處時代的政治或倫理思想:它是一個純粹的與自然和先民生活都密切關聯的幻境。《山海經》中整個“天下”是一個集合(或者說“系統(tǒng)”),山水一體,時空不分,自然即人,人即自然,人、獸、神甚至動植物是可以來回穿梭(或者說是“化生”),因此人、神、獸雜糅是一種普遍狀態(tài),既難找到一個純粹的“人”,也難找到一個純粹的神或獸,一切帶有生命現象的物體都自賦了某種“靈”。由于人神不分,《山海經》的“觀念”中就不存在忠奸善惡這種德性分疏,其直觀而血腥的寫實性記錄,表現出一種超然的以“事實”為依據的世界觀。這種不帶褒貶卻自懷生機的神話形象,代表了先民對自身及宇宙萬物的思考,并進而孕育了樸素的、欣欣向榮的華夏文化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