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繼承了同鄉(xiāng)方苞、劉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學,成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對桐城派的文學理論也有所補充發(fā)展。他既擴大了方苞的“義法”說,主張“義理、考據、辭章”三者的統(tǒng)一,又繼承發(fā)揚了劉大櫆的“神氣”說,提出了“神、理、氣、味”與“格、律、聲、色”相統(tǒng)一的理論;同時,還總結概括歷代文章的風格論,發(fā)展了“陽剛陰柔”相反相成的美學觀。本詩集訓纂者姚永樸系姚鼐族玄孫,對族高祖行跡十分熟悉。訓纂中,大量征引他人罕見的手資料,交代出每一首詩的寫作年代和背景,這不僅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詩的內容,也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姚鼐及桐城派的珍貴資料。此書牽涉典實頗多,有助于人們讀詩、學詩。就“訓纂”體來說,此書之豐贍,又可與惠棟之《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合稱雙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