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生物科學半干旱區(qū)土壤種子庫研究

半干旱區(qū)土壤種子庫研究

半干旱區(qū)土壤種子庫研究

定 價:¥198.00

作 者: 李國旗等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30411525 出版時間: 2022-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半干旱區(qū)土壤種子庫研究》在對土壤種子庫研究進展進行總結和文獻分析的基礎上,著重研究了荒漠草原區(qū)不同林齡檸條林和不同微地形的土壤種子庫,以及植物群落的土壤特性與土壤種子庫的關系,圍封對繁殖分配和土壤種子庫的影響,后研究了半干旱區(qū)農(nóng)田雜草土壤種子庫和礦井高鹽水排放對土壤種子庫的影響。

作者簡介

暫缺《半干旱區(qū)土壤種子庫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章 土壤種子庫研究進展 1
節(jié) 土壤種子庫研究方法 1
一、土壤種子庫取樣技術 1
二、幾種研究新方法 4
第二節(jié) 土壤種子庫在各領域的研究進展 7
一、土壤種子庫大小與組成 7
二、土壤種子庫和地上植被間耦合關系 8
三、微地形與土壤種子庫 9
四、農(nóng)田雜草土壤種子庫 9
五、荒漠草原土壤種子庫 11
六、礦區(qū)土壤種子庫 11
第二章 土壤種子庫的文獻計量學分析 14
節(jié) 材料與方法 15
一、數(shù)據(jù)來源 15
二、分析方法 15
第二節(jié) 結果分析 16
一、文獻產(chǎn)出時間序列分析 16
二、國家及合作關系 17
三、研究機構的影響力 18
四、期刊 20
五、學科分布 21
六、高被引頻次論文 22
七、研究前沿趨勢分析 24
第三節(jié) 結論與展望 26
第三章 荒漠草原區(qū)不同林齡檸條林土壤種子庫研究 28
節(jié) 研究區(qū)概況和研究方法 28
一、研究區(qū)概況 28
二、研究內(nèi)容 30
三、研究方法 31
四、數(shù)據(jù)處理 32
第二節(jié) 不同林齡檸條林地上植被特征 34
一、不同林齡檸條林地上植被群落特征 35
二、不同林齡檸條林植物群落 α-多樣性分析 37
三、不同林齡檸條林植物群落 β-多樣性分析 38
四、討論與小結 38
第三節(jié) 不同林齡檸條林土壤種子庫特征 40
一、不同林齡檸條林土壤種子庫物種組成及密度特征 40
二、不同林齡檸條林土壤種子庫物種垂直分布格局 43
三、不同林齡檸條林土壤種子庫數(shù)量垂直分布格局 44
四、不同林齡檸條林土壤種子庫物種多樣性特征 44
五、討論與小結 46
第四節(jié) 檸條林土壤種子庫與地上植被間的耦合關系 48
一、不同林齡檸條林土壤種子庫和地上植被基本特征 48
二、不同林齡檸條林土壤種子庫和地上植被物種組成耦合關系 49
三、不同林齡檸條林土壤種子庫密度和地上植被植株數(shù)耦合關系 50
四、檸條林土壤種子庫和地上植被物種組成和數(shù)量級密度比較 52
五、討論與小結 54
第五節(jié) 不同水分梯度對土壤種子庫的激發(fā)效應 56
一、人工模擬不同日降雨量對土壤種子庫的激發(fā)效應 56
二、討論與小結 59
第六節(jié) 結論 60
第四章 荒漠草原區(qū)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土壤種子庫時空分布特征 62
節(jié) 研究區(qū)概況、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62
一、研究區(qū)概況 62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62
三、研究內(nèi)容 63
四、研究方法 63
五、數(shù)據(jù)處理 65
第二節(jié) 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地上植被特征 66
一、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地上植被物種組成特征 66
二、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地上植被物種的生活型 68
三、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地上植被的生物量 68
四、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地上植被對應分析 70
五、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地上植被 α-多樣性分析 70
六、討論與小結 71
第三節(jié) 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土壤種子庫特征 72
一、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各土層土壤種子庫物種組成及儲量 72
二、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地上植被對應分析及物種生活型比例 78
三、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各土層土壤種子庫物種生活型比例及物種數(shù) 80
四、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各土層土壤種子庫物種α-多樣性分析 83
五、討論與小結 99
第四節(jié) 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土壤種子庫季節(jié) 分異變化研究 100
一、季節(jié) 變化對土壤種子庫物種類型、比例及儲量的影響 100
二、季節(jié) 變化對土壤種子庫物種生活型比例及物種數(shù)的影響 102
三、不同季節(jié) 微地形單元土壤種子庫 α-多樣性分析 103
四、不同季節(jié) 微地形單元土壤種子庫物種聚類分析 103
五、討論與小結 105
第五節(jié) 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土壤種子庫與地上植被物種相似性 106
一、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單元土壤種子庫與地上植被物種相似性 106
二、討論與小結 108
第六節(jié) 結論 109
第五章 荒漠草原區(qū) 4種常見植物群落土壤特性和種子庫研究 110
節(jié) 研究目的和研究內(nèi)容 110
一、研究目的 110
二、研究內(nèi)容 111
第二節(jié) 研究區(qū)概況和研究方法 112
一、研究區(qū)概況 112
二、群落優(yōu)勢種植物生物學特性 112
三、實驗設計 115
四、研究方法 115
五、數(shù)據(jù)處理 117
六、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119
第三節(jié) 不同植物群落地上植被特征 119
一、不同植物群落物種組成 119
二、不同植物群落多樣性分析 119
三、不同植物群落間相似性分析 121
四、討論 122
第四節(jié)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特性 123
一、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質(zhì) 123
二、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變化 124
三、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比較 127
四、土壤各指標間的相關性 128
五、討論 132
第五節(jié)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種子庫特征 134
一、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種子庫物種組成及密度 134
二、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種子庫物種生活型特征 137
三、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種子庫垂直分布特征 137
四、土壤種子庫多樣性和相似性特征 138
五、討論 139
第六節(jié) 地上植被和土壤特性與種子庫的關系 141
一、地上植被與土壤種子庫物種組成耦合關系 141
二、地上植被與土壤種子庫物種生活型構成 142
三、地上植被植株數(shù)與土壤種子庫種子密度的關系 142
四、土壤種子庫物種多樣性與土壤理化因子的 RDA分析 143
五、土壤種子庫物種多樣性與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數(shù)量的 RDA分析 144
六、討論 145
第七節(jié) 結論與展望 147
一、結論 147
二、展望 148
第六章 圍封對荒漠草原沙蘆草群落土壤種子庫及其種群繁殖分配的響應 149
節(jié) 研究區(qū)概況和研究方法 149
一、研究區(qū)自然概況 149
二、沙蘆草的特性 150
三、實驗設計 151
四、研究內(nèi)容 152
五、研究方法 153
六、數(shù)據(jù)處理 154
第二節(jié) 圍封對沙蘆草群落土壤、植被特性的影響 155
一、圍封對沙蘆草群落土壤粒徑組成的影響 155
二、圍封對沙蘆草群落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 156
三、圍封對沙蘆草群落地上植被結構特征的影響 157
四、圍封對沙蘆草群落地上植被多樣性的影響 160
五、物種多樣性指數(shù)與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關系 161
六、討論 161
第三節(jié) 圍封對沙蘆草群落土壤種子庫特征的影響 165
一、圍封對沙蘆草群落土壤種子庫數(shù)量特征的影響 165
二、圍封對沙蘆草群落土壤種子庫多樣性的影響 165
三、圍封對土壤種子庫和地上植被相似性的影響 168
四、土壤種子庫與地上植物種密度之間的關系 168
五、討論 170
第四節(jié) 圍封對沙蘆草種群構件生物量分配對策的影響 171
一、圍封對沙蘆草種群特性的影響 171
二、圍封對沙蘆草種群各構件生物量的影響 171
三、圍封對沙蘆草種群各構件生物量分配比的影響 172
四、圍封對沙蘆草種群根冠比的影響 172
五、沙蘆草種群株高、叢幅及其各構件生物量間的相關性 173
六、討論 174
第五節(jié) 圍封對沙蘆草種群構件物質(zhì)和能量分配的影響 175
一、圍封對沙蘆草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生殖分配的影響 175
二、圍封對沙蘆草各構件能量的生殖分配的影響 176
三、沙蘆草各構件熱值與營養(yǎng)元素含量之間相關關系分析 176
四、討論 178
第六節(jié) 結論 179
第七章 礦井水排放對荒漠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種子庫的影響 181
節(jié) 研究區(qū)概況和研究方法 181
一、研究區(qū)概況 181
二、實驗設計 182
三、研究內(nèi)容 184
四、研究方法 185
五、數(shù)據(jù)處理 186
第二節(jié) 礦井水對地上植被特征的影響 188
一、礦井水對地上植被結構特征的影響 188
二、礦井水對地上植被多樣性的影響 189
三、礦井水對地上植被相似性的影響 189
四、討論 190
第三節(jié) 礦井水對土壤特性的影響 192
一、礦井水對土壤粒徑組成的影響 192
二、礦井水對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 193
三、礦井水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195
四、土壤各指標間的相關性 196
五、討論 196
第四節(jié) 礦井水對土壤種子庫特征的影響 202
一、礦井水對土壤種子庫物種組成及數(shù)量特征的影響 202
二、礦井水對土壤種子庫多樣性的影響 205
三、礦井水對土壤種子庫相似性的影響 205
四、礦井水對地上植被與土壤種子庫相似性的影響 206
五、土壤種子庫物種多樣性與土壤理化因子及土壤酶活性的 RDA分析 206
六、討論 207
第五節(jié) 結論 210
第八章 半干旱區(qū)農(nóng)田雜草土壤種子庫研究 212
節(jié) 研究區(qū)概況和研究方法 212
一、研究區(qū)概況 212
二、研究內(nèi)容 213
三、研究方法 213
四、數(shù)據(jù)處理 214
第二節(jié) 田間雜草群落地上植被特征 216
一、田間雜草群落地上植被物種組成分析 217
二、田間雜草地上植被生物量及物種特征分析 218
三、田間雜草地上植被物種多樣性與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關系 219
四、小結 220
第三節(jié) 不同水分條件田間雜草土壤種子庫特征 221
一、不同水分條件下田間雜草土壤種子庫物種組成及其特征 222
二、不同水分條件下土壤種子庫物種多樣性與優(yōu)勢度分析 225
三、不同水分條件下土壤種子庫物種聚類分析 227
四、討論與小結 228
第四節(jié) 不同水分條件對土壤理化性質(zhì)及土壤種子庫的影響 229
一、不同水分條件對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 229
二、土壤理化性質(zhì)與土壤種子庫物種分布的 CCA排序 233
三、討論與小結 236
第五節(jié) 不同水分條件下田間雜草土壤種子庫與地上植被的耦合關系 237
一、不同水分條件下田間雜草土壤種子庫與地上植被物種組成耦合關系 238
二、不同水分條件下土壤種子庫密度與地上植被植株數(shù)耦合關系 238
三、不同水分條件下土壤種子庫與地上植被物種組成和數(shù)量級密度比較 239
四、討論與小結 241
第六節(jié) 結論 242
參考文獻 243
縮略詞對照表 26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