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引 言
一 日本
同鄉(xiāng)會 / 6
斷發(fā)照 / 13
摯友 / 21
弘文學院 / 31
被遺忘的人 / 36
阿利安人和震旦青年 / 40
解剖學 / 45
想象髭 / 51
退學 / 56
銀行家 / 62
“撥伊銅鈿!” / 68
文術新宗 / 72
東京 / 76
二 杭州、紹興
海歸 / 82
“木瓜之役” / 89
大禹陵 / 94
別出心裁 / 98
三 北京
僉事 / 106
全國兒童藝術展覽會 / 116
京師圖書館 / 120
小說股 / 124
校友會 / 128
愛羅先珂 / 134
世界語 / 141
雅集 / 146
《阿 Q 正傳》 / 150
唐朝的天空下 / 156
學潮 / 162
四 廈門、廣州
教授 / 168
“我坐在廈門的墳中間” / 180
“廈島留別” / 191
居中 / 197
多面,抑或動感 / 204
弟子和義子 / 214
五 上海
兄弟 / 224
演講 / 232
景云深處 / 236
《良友》 / 243
書齋生活 / 246
回眸時看小於菟 / 250
鄔其山 / 254
文藝漫談會 / 261
知天命 / 266
《前哨》背后 / 275
平安照 / 279
木刻講習會 / 283
北平五講 / 287
蕭伯納 / 298
“比較文學” / 303
蔡先生 / 308
健兒 / 314
胡愈之 / 320
“最近之魯迅” / 325 毛衣照 / 329
活的中國 / 334
“吾友” / 340
多疑 / 346
寫真 / 352
如露復如電 / 362
避難 / 366
名流 / 369
對話 / 374
大陸新村 / 378
緊鄰 / 382
改造 / 388
病中 / 394
《中國呼聲》 / 404
絕唱 / 410
遺容和遺囑 / 424
初版后記 / 429
本書主要參考書目 / 431
圖片目錄 / 433
再版后記 / 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