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一孩職場媽媽,本能佛系養(yǎng)娃,面對生活、工作、孩子,每一個都不曾放棄,可每一個似乎都處理不好,從而被焦慮、被內卷,可時時刻刻也不忘在朋友圈曬孩子的天真可愛。 一個是二孩全職媽媽,對孩子教育、健康、休閑、飲食看起來是得心應手,是朋友圈的職場媽媽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光鮮亮麗的背后是堆滿玩具和衣物的客廳、為孩子準備食物滿是小傷口的雙手,還有每天下班回家一邊叫喚著很忙很累一邊自然地躺在沙發(fā)上的孩子爸爸。 一個是不敢在現(xiàn)實中養(yǎng)育孩子而活躍在云端養(yǎng)孩的“云上媽媽”,工作生活順順利利,結婚多年不曾考慮生育,但拒絕不了同事每天在朋友圈曬娃的天真可愛和成績才藝,并沉浸其中,腦補“那是自己的孩子多好”。 一個是外來務工的“候鳥媽媽”,為了生活,尚處于嬰兒時期的孩子乘成為“留守兒童”,深感自己的孩子與朋友圈的孩子之間存在著大大的落差,暗自下決心要提升自己的技能,就為了找更好的工作,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條件。 當這四位媽媽碰在一起時,從最初的相互“看不上”到最后的惺惺相惜與相互幫襯,在不斷的磨合中取長補短,因為媽媽更懂媽媽,更因為她們都有一顆珍視孩子的心,就算日子一地雞毛,就算越養(yǎng)孩子越焦慮,但這就是人生,生活中總有被萌娃治愈之處。沒有天生會做父母的爸爸媽媽,不斷探索,不斷審視內心,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教養(yǎng)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