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序一
總序二
總序三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1 概述 1
1.1.1 管理和公共管理 1
1.1.2 水利工程安全與管理 2
1.2 水利工程安全與管理的重要性 7
1.2.1 水利工程發(fā)展趨勢 7
1.2.2 水利工程潰壩事故及其原因分析 7
1.2.3 水利工程安全與管理的必要性 9
1.3 相關法律法規(guī) 9
1.3.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9
1.3.2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 11
1.4 本書主要內容 13
第2章 土石壩的維護與加固處理 15
2.1 土石壩的檢查與養(yǎng)護 15
2.1.1 土石壩的日常檢查與觀察 15
2.1.2 土石壩的養(yǎng)護 17
2.2 土石壩的裂縫及其處理 18
2.2.1 土石壩裂縫的類型及成因 18
2.2.2 土石壩裂縫的檢查 19
2.2.3 土石壩裂縫的預防措施 24
2.2.4 土石壩裂縫的處理 25
2.3 土石壩滑坡及其處理 29
2.3.1 滑坡的類型 30
2.3.2 滑坡的原因 31
2.3.3 滑坡的預防與處理 32
2.4 土石壩滲漏及其加固處理 36
2.4.1 土石壩異常滲漏的類型和成因 36
2.4.2 土石壩滲透變形的判別與計算 38
2.4.3 土石壩的滲漏處理及加固措施 40
2.5 土石壩及堤防的白蟻防治 65
2.5.1 白蟻的種類及生活習性 65
2.5.2 白蟻的預防措施 67
2.5.3 白蟻的滅治方法 68
第3章 混凝土壩和漿砌石壩的維護與加固處理 73
3.1 混凝土壩和漿砌石壩的日常巡查與維護 73
3.2 重力壩失穩(wěn)原因分析及防護措施 74
3.2.1 重力壩失穩(wěn)原因分析 74
3.2.2 增加重力壩穩(wěn)定性的措施 75
3.3 混凝土壩和漿砌石壩的裂縫處理 79
3.3.1 裂縫原因及分類 79
3.3.2 裂縫處理原則 80
3.3.3 裂縫處理措施 81
3.4 混凝土壩和漿砌石壩的滲漏處理 89
3.4.1 滲漏的原因及危害 89
3.4.2 滲漏處理的措施 90
第4章 泄水、輸水建筑物的維護與修理 92
4.1 輸水隧洞的維護與修理 92
4.1.1 輸水隧洞的日常檢查與維護 93
4.1.2 輸水隧洞的常見病害 93
4.1.3 輸水隧洞常見的病害治理 97
4.2 涵管(洞)的維護與修理 101
4.2.1 涵管(洞)的日常檢查與維護 101
4.2.2 涵管(洞)裂縫病害分析 102
4.2.3 涵管(洞)的修理 103
4.3 渡槽的維護與修理 105
4.3.1 渡槽的日常檢查與維護 105
4.3.2 渡槽的常見病害分析 105
4.3.3 渡槽的老化病害防治與修理 109
4.4 倒虹吸管的維護與修理 112
4.4.1 倒虹吸管的日常檢查與維護 112
4.4.2 倒虹吸管的主要病害及原因分析 113
4.4.3 倒虹吸管的裂縫處理措施 113
4.5 渠道的維護與修理 116
4.5.1 渠道的日常檢查與維護 117
4.5.2 渠道的常見病害及原因分析 117
4.5.3 渠道的修理 118
4.6 溢洪道的養(yǎng)護和修理 121
4.6.1 溢洪道的檢查和養(yǎng)護 121
4.6.2 溢洪道泄水能力的擴大 123
4.6.3 溢洪道的沖刷與處理 125
4.6.4 溢洪道其他病害及處理 128
4.6.5 閘門及啟閉設備的養(yǎng)護和修理 129
第5章 水利工程安全巡視檢查 133
5.1 巡視檢查的要求與分類 133
5.1.1 日常巡視檢查 133
5.1.2 年度巡視檢查 134
5.1.3 特別巡視檢查 135
5.1.4 安全定期檢查 135
5.2 巡視檢查范圍 136
5.3 巡視檢查方法 138
5.4 土石壩的巡視檢查 140
5.4.1 目的及一般要求 140
5.4.2 土工建筑物的觀察 141
5.4.3 混凝土建筑物的觀察 141
第6章 水工建筑物無損檢測 143
6.1 無損檢測的定義與特點 143
6.2 無損檢測的方法 143
6.2.1 探地雷達法 143
6.2.2 電磁與電測法 145
6.2.3 沖擊反射法 145
6.2.4 超聲波成像技術 145
6.2.5 回彈法 146
6.2.6 表面波檢測法 146
6.3 典型結構的無損檢測 147
6.3.1 裂縫無損檢測 147
6.3.2 堤壩隱患無損檢測 151
6.3.3 隧洞襯砌無損檢測 153
6.3.4 防滲墻無損檢測 153
6.4 無損檢測的儀器設備 155
第7章 水工建筑物及其基礎變形監(jiān)測 159
7.1 變形監(jiān)測網 159
7.2 水平位移監(jiān)測 160
7.2.1 工作基點 160
7.2.2 測量儀器與方法 161
7.3 垂直位移監(jiān)測 169
7.3.1 基巖標和深埋標 170
7.3.2 測量方法 176
7.4 撓度監(jiān)測 179
7.4.1 建筑物撓度監(jiān)測 179
7.4.2 基巖撓度監(jiān)測 180
7.5 傾斜監(jiān)測 181
7.6 特殊基礎的變形監(jiān)測 182
7.7 變形監(jiān)測儀器 184
7.7.1 變形監(jiān)測儀器選型的基本原則 184
7.7.2 變形監(jiān)測儀器選型 185
第8章 水工建筑物滲流、應力應變、裂縫、環(huán)境量及其他監(jiān)測 193
8.1 滲流監(jiān)測 193
8.1.1 滲透壓力監(jiān)測 194
8.1.2 滲流量監(jiān)測 196
8.1.3 水質監(jiān)測 197
8.1.4 滲流監(jiān)測儀器及設施 198
8.1.5 滲流熱監(jiān)測的理論和方法 202
8.2 應力應變、壩體溫度與裂縫等監(jiān)測 205
8.2.1 應力應變監(jiān)測 206
8.2.2 壩體溫度監(jiān)測 206
8.2.3 接縫監(jiān)測 206
8.2.4 裂縫監(jiān)測 207
8.2.5 鋼筋應力監(jiān)測 208
8.2.6 土壓力監(jiān)測 208
8.2.7 應力應變與溫度同步監(jiān)測 209
8.3 環(huán)境量監(jiān)測 216
第9章 安全監(jiān)測數據處理與分析 219
9.1 概述 219
9.2 監(jiān)測數據的誤差分析 220
9.2.1 觀測數據誤差 220
9.2.2 粗差的判識和處理 221
9.3 監(jiān)測數據的定性分析 222
9.3.1 作圖法 223
9.3.2 比較法 224
9.3.3 特征值統計法 225
9.4 統計回歸分析方法 225
9.4.1 統計學方法概述 225
9.4.2 多元回歸分析方法 226
9.4.3 逐步回歸分析法 235
9.4.4 其他回歸分析方法 240
9.5 監(jiān)測數據統計模型的因子選擇 241
9.5.1 統計模型的水壓分量因子選擇 241
9.5.2 統計模型的其他因子選擇 246
9.6 監(jiān)測數據的其他分析模型 247
第10章 安全監(jiān)控指標擬定與預警預報 250
10.1 混凝土壩的變形過程及轉異特征 250
10.2 監(jiān)控指標的擬定準則 251
10.3 監(jiān)控指標擬定與預警預報方法 253
10.3.1 數理統計法 253
10.3.2 極限狀態(tài)法 255
10.3.3 結構計算分析法 256
10.3.4 其他安全監(jiān)控指標擬定方法 260
10.3.5 大壩安全預警預報 261
第11章 水庫大壩安全鑒定與安全性態(tài)綜合評判 262
11.1 水庫大壩安全鑒定的目的 262
11.2 水庫大壩安全鑒定的內容與方法 264
11.2.1 基本要求 264
11.2.2 安全鑒定的內容 264
11.2.3 安全鑒定的方法 267
11.3 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分級結果 268
11.3.1 各專項安全性分級結果 268
11.3.2 綜合評定結果 269
11.4 水庫大壩安全性態(tài)綜合評判與決策 272
第12章 水庫大壩安全監(jiān)測管理信息系統 275
12.1 水庫大壩信息管理系統 275
12.1.1 數據管理子系統 275
12.1.2 圖形與圖表子系統 278
12.1.3 文檔管理子系統 281
12.2 水庫大壩安全監(jiān)測資料分析及預報系統 281
12.3 水庫大壩安全評價系統 283
12.3.1 大壩單項關鍵指標評價子系統 284
12.3.2 大壩安全綜合評價子系統 284
12.3.3 大壩安全評判專家系統 288
12.4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系統 292
12.4.1 水庫大壩日常安全管理子系統 292
12.4.2 水庫大壩安全應急管理子系統 293
參考文獻 295
附錄 300
附錄A 大壩現場安全檢查表 300
附錄B 大壩安全鑒定報告書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