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主刑輔,以德化人”,是中國歷來崇尚的德治主張,它既來源于上古圣王之垂教,也是對歷代治國實踐的經驗總結。它反映出了中國文化的一貫特質,例如,尊圣崇賢、尊道貴德的人民信仰,知行合一的道德修養(yǎng)觀,非功利的人生態(tài)度與價值取向,君民一體的存在觀念,以及對上行下效的作用機制與因果規(guī)律的遵循,等等。本書選取有文獻記載的歷史故事,從“存仁心,行仁政”的政德修養(yǎng)、“德教為先,刑罰為輔”的德治次第、“長善救失,凈化人心”的德教智慧三個角度闡明德治主張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的應用和體現(xiàn)。時至今日,這一為中國文化所孕育的德治理念,在國家治理與國民教化中更加發(fā)揚光大,以嶄新的面貌愈發(fā)為世界矚目,為世人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