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中成藥應用越來越廣,不但用于治療皮膚病,也用來治療肌肉、關節(jié)、軟組織甚至內臟疾病。外用中成藥皮膚局部不良反應并不少見,但由于缺乏統(tǒng)一認識,多數反應被臨床醫(yī)師籠統(tǒng)地稱為“過敏反應”,導致患者不能繼續(xù)使用該藥。由于某些外用中成藥臨床“過敏反應”過高,這些中成藥甚至有退出市場的風險。實際上,許多外用中成藥的皮膚反應不一定是過敏反應,正確評價外用中成藥不良反應,對于外用中成藥的推廣及合理使用外用中成藥非常重要。中成藥的成分復雜,說明書中對不良反應的標注多為“尚不明確”,故不能像化學藥物那樣參考已知不良反應進行評價,因此有必要單獨制定外用中成藥不良反應的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