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
003 踽躅紐約城,吁噓少年事
——淺析霍爾頓“守望夢”的實質
007 薇拉·凱瑟女性人物性格刻畫藝術管窺
018 穿行于歷史與故事之間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說簡述
037 黑白世界的苦果
——讀艾奇麥·丹戈《苦果》
043 直擊人性弱點
——評庫切新作《慢人》
053 論《盲刺客》中的存在主義介入觀
067 “宿命”下的自由生存
——《別讓我走》中的生存取向
080 在藝術與生命交匯處
——試論翁達杰的力作《遙望》
092 以小說呼喚人間真情
——評因德拉·辛哈的《動物的人民》
100 新婚之夜的悲劇
——評伊恩·麥克尤恩《在切西爾海灘上》
108 超越故事的故事
——評勞埃德·瓊斯的小說《皮普先生》
115 殘缺的救贖
——評瑞秋·塞弗特的名作《暗房》
122 歷史與記憶
——讀塞巴斯蒂安·巴里獲獎小說《秘密手稿》
129 大城小事
——評2002年布克獎入圍小說《家事》
137 小說家的濫觴: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短篇小說主題簡論
151 刮痧
——評阿拉溫德·阿迪加的《兩次暗殺之間》
159 “看不見的人”
——析《泳池圖書館》中的同性戀亞文化
171 《糖果店主》中的交換模式
184 理想的迷失與堅守
——評亞當·福爾茲新作《不斷深陷的迷惘》
191 《碧翠絲與維吉爾》中的元小說特質
202 追尋與失落:孤寂心靈的低吟淺唱
——評《在一個陌生房間》
208 從“審父”到“釋父”
——父子倫理視角下普倫蒂斯的心智成長
224 女性寫作的非凡時代
——2019年布克獎短名單一覽
二
239 《卡斯特橋市長》譯后記
246 《胡狼嗥叫的地方》譯后記
252 《黑犬》譯后記
257 《愛無可忍》譯后記
264 《罌粟海》譯后記
270 《無可慰藉》譯后記
277 《月亮虎》譯后記
283 《童年往事》譯后記
三
293 翻譯,是歷史的奇遇
——郭國良、許鈞教授關于文學翻譯的對談
309 趙國月、周領順、郭國良:當譯者遇上作者
——郭國良教授訪談錄
318 時間、記憶和自我欺騙
——浙江大學郭國良教授訪談錄
331 讓翻譯照進文學,文學點亮翻譯
——郭國良教授訪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