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活在日本的魯迅

活在日本的魯迅

活在日本的魯迅

定 價:¥59.00

作 者: 趙京華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8073372 出版時間: 2022-05-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 249 字數:  

內容簡介

  誕生于中國的作家魯迅在1936年與世長辭之后,卻于異域日本獲得了新的思想生命,這種特殊的跨文化傳播現象足以引起我們的長久思考。本書主要討論日本學院里的魯迅研究傳統。這個研究傳統,包括認識魯迅的基本立場和思想史語境、主要觀點的確立與闡釋架構的形成及其方法論視角的演變,重點在于梳理學術傳承的內在理路,尤其關注那些構筑起具有其個人特色的“魯迅像”的代表性學者的研究。例如,竹內好那個充滿“贖罪的心情”而執(zhí)著抵抗的文學者魯迅,丸山升那個片刻不曾離開中國政治過程的革命人魯迅,木山英雄那個穿越對死亡的深度思考而獲得新生的詩人之哲學的思考者魯迅,伊藤虎丸那個象征著新亞洲個人主體性原型的魯迅,還有丸尾常喜的在土俗民間世界獲得反現代立場的現代主義者魯迅,以及代田智明的通過對1930年代上海文化所象征的殖民地現代性之批判而達到后現代境界的魯迅形象……代表性學者之外,本書還特設一個章節(jié)討論戰(zhàn)后七十余年來的《野草》研究歷程,以之為個案力圖呈現日本學者在文本內部分析和外部關系研究方面的精致功夫和卓越貢獻。

作者簡介

  趙京華,吉林人。曾就讀于吉林大學、日本一橋大學,現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2004年以來,先后在日本崎玉大學、愛知大學、東京大學等校擔任客座研究員、訪問學者。著有《日本后現代與知識左翼》《中日間的思想——以東亞同時代史為視角》《思想構筑未來——中日思想文化讀書記》等。主要譯著有《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巖波定本)》等。主編中文版6卷本《柄谷行人文集》。

圖書目錄

導論 思想論壇的重要標尺
如何認識戰(zhàn)后日本的魯迅論
絕望反抗的民族文學
戰(zhàn)斗的人道主義者
創(chuàng)造“東洋的故事新編”
東洋思維的復權與中日文學同時代
結語及本書構成
章 民族自我反省和思想的抵抗線
竹內好:戰(zhàn)后日本魯迅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
《魯迅》的預設主題與歷史語境
“東洋的抵抗”與“作為方法的亞洲”
“民族問題”與思想的抵抗線
第二章 “政治與文學”關系闡釋架構中的魯迅
“政治與文學”關系論爭的思想史背景
丸山升:“革命人一元論”魯迅觀
竹內芳郎的“被壓迫民族文學”說
丸山升的實證方法與國際主義視野
第三章 戰(zhàn)士之“流動的哲學”與詩人的“向下超越”
木山英雄:以《野草》為中心的魯迅論
周氏兄弟的“文學復古”與“文學革命”
“無方法”的方法與對象的歷史化
伊藤虎丸:從“預言的文學”到“贖罪的文學”
亞洲的“個”與主體性的建構
魯迅思想文學的“向下超越”特征
第四章 材源考的文化比較學與“鬼”之民俗學視野
日本消費社會的到來與思想學術的轉型
北岡正子:實證方法與文化比較研究
歷史還原與青年魯迅形象之重塑
丸尾常喜:作為文學生成契機的恥辱與恢復
魯迅文學結構中的傳統土俗世界
“鬼”世界研究的學術史意義
第五章 后現代語境下魯迅研究的新視角
藤井省三:社會史視野下的魯迅與俄羅斯文學
文學閱讀史與意識形態(tài)分析
代田智明:結構敘事學的分析視角
第六章 《野草》研究的兩種路徑與一條副線
戰(zhàn)后日本《野草》研究的獨特成就
文本內部研究的兩種路徑
文本外部關系研究的副線
戰(zhàn)后日本《野草》研究遺留的課題
結語 “東亞魯迅”的世界意義
中日兩國遲到的交流及其可能性展望
“東亞魯迅”的世界意義
附錄 戰(zhàn)后日本魯迅研究書目一覽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