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論
章 從專門科(班)到“真正民立的大學”: 高等教育的初步嘗試
節(jié) 專門科(班)的兩次嘗試
第二節(jié) “因故停止”:試辦失敗的制約因素(1912-1919)
一、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
二、經濟、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
第三節(jié) “真正民立的大學”的創(chuàng)建
一、批評和非議
二、為何辦理大學?
三、辦學之理想:“真正民立的大學”的創(chuàng)建
第二章 辦學自主權與資源獲取的平衡:“政治動亂
中蓬勃發(fā)展近十年”(1919-1928)
節(jié) 困境與機遇:教育治理與生存境遇
一、私立大學治理理念的變革
二、私立大學的辦學困境
三、私立大學的發(fā)展機遇
第二節(jié) 游走政治邊緣:南開大學與 政府的互動
一、為獲取資源,積極向政治人物靠攏
二、涉及政治方面,盡量避免陷入其中
第三節(jié) “化緣老和尚”:社會辦學資源的獲取
一、基督教的扶持:私立南開與基督教的互動合作
二、軍閥的捐贈:私立南開與軍閥之間的互動
三、知名度的獲得:張伯苓與體育
四、走出校園:尋求工商、銀行業(yè)的互動與合作
五、基金會的贊助:私立南開與基金會的互動
第三章 國家力量的強勢介入與資源獲取 的困境(1928-1937)
節(jié) 國家力量的介入:南京國民 政府的教育治理
一、教育治理變革
二、國家力量的滲透:控制與扶植
第二節(jié) 資源獲取的困境:“除名”、教授離職與萌生“國立”想法
一、“除名”中基會董事
二、1929年的教授離職風波
三、被迫萌生“國立”之想法
第三節(jié) 辦學自主權的部分讓渡:學府與官府的互動
一、參與而不介入:與政治保持“距離”
二、“不謀而合”:辦學理念的高度契合
第四節(jié) 困境化解的嘗試:差異化辦學
一、工科:增設電機工程系
二、商科:成立經濟學院
第四章 復校困境與“商改國立”:權力讓渡與
交換(1937-1946)
節(jié) 復校困境:“國立”想法的再次萌發(fā)
一、復?;A薄弱
二、對政府抱有“信心”
第二節(jié) 學府與官府博弈:私立南開的“策略”選擇
一、順應“拉攏”,積極參與政治
二、被動接受“入黨”邀請
三、順應教育政策,積極調整辦學理念
四、“私立”議題上的堅持:經費爭取與輿論利用
第三節(jié) 國民政府收歸私立南開大學的原因分析
一、理念一致:收歸國立的先決條件
二、院校調整:整合辦學資源的需要
三、意識形態(tài)控制:推行黨化教育的需要
四、“照章辦事”:關鍵人物的積極推進
第五章 結 語
一、資源獲取與權力讓渡:府學關系中的互動博弈
二、社會力量參與:教育獨立的別樣之路
三、“保姆”與“產兒”:私立大學與社會的互動
四、教育與政治:張伯苓的角色困頓與抉擇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