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替敘事,每個章節(jié)都圍繞一個人物開展,每個人物故事相互關聯(lián),每一個人物在作者的筆下都栩栩如生,性格鮮明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代表抱有同情心的志愿者團體,阿米娜和阿斯瑪代表年輕、對未來滿懷憧憬的難民,沙特是難民中“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的縮影,迪米特里斯則代表了官僚體制中的普通一員……多視角的敘事使對難民問題的討論和反思更為客觀和全面。難民也曾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擁有體面的生活,有工作,孩子在學校上學,而戰(zhàn)爭和動亂令他們流離失所,事實上他們也是受害者,不應遭受排擠、歧視和攻擊。作者講述故事的同時,還夾雜了大量的反思。有時是“我”的內心活動,有時則是借他人之口表達的話語。作者借書中人物奧米德之口,表達了對跨越國界、跨越種族的平等和博愛的向往,作者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理想主義情懷在書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文學作品貴在質疑,這本書拓寬了讀者對事物的認識,從而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