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外科學心臟病學實踐:常見心血管疾病的評估與治療

心臟病學實踐:常見心血管疾病的評估與治療

心臟病學實踐:常見心血管疾病的評估與治療

定 價:¥298.00

作 者: [美]Ragavendra R. Baliga,[美]Kim A.Eagle
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04692276 出版時間: 2022-03-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0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引進自以出版學術性讀物而知名于世的 Springer 出版社,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 斯納醫(yī)學中心心血管病學教授 Ragavendra R. Baliga 博士及密歇根大學醫(yī)學院心臟中心Kim A. Eagle 博士傾力打造。目前本書已更新至第 3 版,一直在心臟醫(yī)學領域廣受好評。本書著者查閱了大量文獻并緊跟臨床試驗的新進展,將心血管疾病按照癥狀及預防綜述、疾病分述、療法概述的思路進行了完整的梳理,涉獵廣泛的同時兼具專業(yè)深度和廣度,對讀者了解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基礎病理生理機制,理解其相關的外化表現(xiàn),進行準確診斷及鑒別,給予合理治療和干預的臨床思路有一定的指引作用,適合廣大心臟醫(yī)學領域醫(yī)務工作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劉健,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學博士,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克倫比亞大學醫(yī)學中心/美國心血管研究基金會血管內(nèi)超聲博士后。美國心臟病學院(FACC)、歐洲心臟病學協(xié)會(FESC)等國際學會專家委員。中國研究型醫(yī)院學會心血管循證及精準醫(y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冠脈腔內(nèi)影像及生理學組副組長。專業(yè)特長為冠心病的診斷和綜合性治療,包括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特別是針對高齡且合并復雜疾病的高危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致力于冠狀動脈病變的影像學和血管生理學研究。作為課題負責人獲得國自然重點、國自然面上項目、北自然面上、首都衛(wèi)生發(fā)展科研基金等國家及省部級基金支持。發(fā)表 SCI 收錄文章及國內(nèi)核心期刊文章 100 余篇。

圖書目錄

第1 章 胸痛 
一、定義和范圍 
二、主要病因 
三、體格檢查 
四、診斷性檢查 
五、早期治療方案 
第2 章 呼吸困難  
一、定義 
二、常見病因 
三、病史要點 
四、體格檢查 
五、有效的診斷性檢查
六、何時轉(zhuǎn)診 
七、結論
第3 章 心悸 
一、定義 
二、主要病因 
三、病史中的關鍵點 
四、體格檢查中的有用體征 
五、診斷性檢查 
六、治療注意事項 
第4 章 水腫 
一、定義 
二、水腫形成原理(Starling 力)
三、臨床評估的關鍵 
四、治療 
五、何時轉(zhuǎn)診 
六、何時入院
第5 章 暈厥 
一、定義
二、主要病因 
三、病史關鍵點 
四、體格檢查中有意義體征 
五、診斷性檢查 
六、何時入院、何時轉(zhuǎn)診,以及收入者 
七、暈厥和駕駛 
八、結論
第6 章 冠狀動脈疾病的一級預防
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學
二、危險因素和危險標志物 
三、危險分層 
四、危險標志物 
五、危險因素的矯正 
六、飲食及營養(yǎng)補充 
七、結論 
第7 章 冠狀動脈疾病的二級預防 
一、概述 
二、冠狀動脈疾病二級預防的原理 
三、臨床危險分層 
四、基于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二級預防治療策略
五、血脂治療 
六、心臟疾病預防性干預
七、高血壓 
八、體育活動 
九、戒煙 
十、飲食 
十一、減肥 
十二、糖尿病管理 
十三、流行性感冒 
十四、心理社會學 
十五、激素替代療法 
十六、結論 
第8 章 穩(wěn)定型心絞痛
一、常見病因 
二、表現(xiàn)癥狀和體征 
三、病理生理學
四、輔助檢查
五、鑒別診斷 
六、并發(fā)癥 
七、治療 
八、預后與隨訪 
第9 章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一、常見病因
二、體征與癥狀 
三、輔助檢查 
四、并發(fā)癥 
五、鑒別診斷 
六、治療 
七、預后及隨訪 
第10 章 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一、常見病因 
二、癥狀和體征
三、輔助檢查 
四、鑒別診斷
五、并發(fā)癥 
六、治療 
七、預后 
八、隨訪
第11 章 原發(fā)性高血壓 
一、定義及鑒別診斷 
二、高血壓的常見病因 
三、輔助檢查/ 癥狀及體征 
四、臨床管理
五、結論 
第12 章 繼發(fā)性高血壓的管理方法 
一、一般臨床方法 
二、外源性藥物的使用 
三、腎實質(zhì)疾病 
四、腎動脈狹窄 
五、腎上腺疾病
六、甲狀腺和甲狀旁腺異常 
七、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八、主動脈縮窄 
九、結論 
第13 章 左心室收縮功能不全所致心力衰竭 
一、常見病因 
二、心力衰竭的特定病因
三、心力衰竭的生物學機制和疾病進程
四、臨床特征和實驗室檢查
五、鑒別診斷 
六、并發(fā)癥 
七、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所致心力衰竭的治療 
八、隨訪和疾病管理系統(tǒng) 
九、臨終規(guī)劃的建議 
第14 章 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一、室上性心動過速的常見病因及機制 
二、癥狀和體征 
三、輔助檢查和鑒別診斷 
四、治療 
第15 章 心房顫動和心房撲動 
一、常見病因 
二、癥狀和體征9 
三、輔助檢查 
四、并發(fā)癥 
五、治療 
六、控制心律與控制心率 
七、預后 
八、隨訪 
第16 章 室性心動過速 
一、常見病因 
二、癥狀和體征 
三、輔助檢查 
四、鑒別診斷 
五、并發(fā)癥 
六、治療 
七、預后和隨訪 
第17 章 心動過緩 
一、常見病因 
二、癥狀和體征 
三、輔助檢查 
四、鑒別診斷 
五、并發(fā)癥 
六、治療 
七、預后和隨訪 
第18 章 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 
一、定義 
二、常見病因 
三、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的分型 
四、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的臨床特征
五、輔助檢查 
六、診斷 
七、治療
八、預防 
第19 章 二尖瓣關閉不全 
一、常見病因
二、癥狀和體征
三、輔助檢查
四、鑒別診斷
五、并發(fā)癥
六、治療
七、預后
八、隨訪
第20 章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一、常見病因
二、臨床表現(xiàn) 
三、輔助檢查
四、鑒別診斷
五、并發(fā)癥
六、治療
七、預后
八、隨訪
第21 章 二尖瓣狹窄
一、常見病因
二、癥狀和體征
三、輔助檢查
四、鑒別診斷
五、并發(fā)癥
六、治療
七、管理決策的制訂 
八、預后
第22 章 主動脈瓣狹窄
一、定義
二、常見病因
三、癥狀
四、體征
五、相關檢查
六、鑒別診斷 
七、治療
八、預后和隨訪
第23 章 三尖瓣/ 肺動脈瓣疾病 
一、常見病因
二、臨床表現(xiàn) 
三、輔助檢查 
四、鑒別診斷 
五、并發(fā)癥
六、治療 
七、預后與隨訪
第24 章 急性心包炎/ 心包積液
一、急性心包炎 
二、心包積液 
第25 章 縮窄性心包炎 
一、常見病因 
二、表現(xiàn)癥狀和體征 
三、輔助檢查 
四、鑒別診斷 
五、并發(fā)癥 
六、治療 
七、預后與隨訪 
第26 章 腹主動脈瘤 
一、定義 
二、病理學及發(fā)病機制 
三、治療 
四、外科手術治療 
五、EVAR 與開放手術修復:結果比較 
六、AAA 治療后的隨訪管理 
七、結論 
第27 章 急性主動脈夾層
一、常見病因 
二、癥狀和體征 
三、輔助檢查 
四、鑒別診斷 
五、并發(fā)癥
六、治療 
七、預后
八、隨訪
第28 章 下肢缺血 
一、流行病學和常見病因 
二、癥狀和體征
三、輔助檢查 
四、治療
五、預后及臨床結局 
六、長期隨訪
 
第29 章 肺栓塞 
一、流行病學和常見病因
二、體征和癥狀
三、影像學檢查 
四、診斷流程 
五、鑒別診斷
六、治療 
七、靜脈血栓栓塞的預防 
八、復發(fā)
第30 章 肺動脈高壓 
一、定義 
二、PH 的常見癥狀及體征 
三、肺動脈高壓的分類及誘因
四、肺動脈高壓的評估與診斷流程 
五、診斷PH 的輔助檢查方法 
六、動脈性肺動脈高壓
第31 章 單純性先天性心臟疾病 
一、房間隔缺損 
二、室間隔缺損
三、主動脈縮窄 
四、動脈導管未閉
第32 章 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
一、法洛四聯(lián)癥
二、大動脈轉(zhuǎn)位
三、單心室心臟病和Fontan 手術 
第33 章 非心臟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評估與管理
一、緊急程度及風險的定義 
二、風險預測
三、評估非心臟手術患者的圍術期心臟風險 
四、特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非心臟手術 
第34 章 補充與替代醫(yī)學
一、補充與替代醫(yī)學療法的分類
二、二、針灸 
三、草藥
四、分子調(diào)整療法
五、螯合療法 
六、魚油
七、心血管患者常用草藥補品和正分子療法的不良反應
八、結論
第35 章 心臟腫瘤學
一、癌癥治療藥物的心臟毒性
二、心肌疾病和心力衰竭
三、心肌缺血
四、高血壓
五、低血壓
六、心律失常
七、Q-Tc 間期延長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