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狄更斯(1812―1870),英國文壇上與莎士比亞比肩的作家,他塑造的上百個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現(xiàn)了19世紀英國的社會眾生相。 狄更斯生于樸次茅斯,父親是英國海軍軍需處職員,由于父親負債累累,狄更斯的童年生活飽嘗艱辛,學習時光斷斷續(xù)續(xù)。當過童工和律師事務所學徒,后來相繼在多家報紙當過記者,因為一場病錯過了在劇院當演員的機會。 1837年,《匹克威克外傳》的發(fā)表讓狄更斯的名字傳遍英倫三島,甚至比當時的英國首相更有知名度。后來又相繼發(fā)表《雙城記》《大衛(wèi)·科波菲爾》《霧都孤兒》等佳作,為英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開拓和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狄更斯的表演才能對其文學創(chuàng)作和傳播居功至偉。他寫作時會突然扔下紙筆,對著鏡子模仿一段書中人物的對話,其言談舉止可以在不同人物間轉換。狄更斯不只獨自表演,更在英國很多城市舉行作品朗誦會,其朗誦常常一下子就能抓住聽眾的心,人們從各地趕來聽他的朗誦。演出結束后,人們仍熱烈討論,不愿離去。這更使其聲名響徹歐洲,乃至大洋彼岸的美國。 文學上天賦過人的狄更斯,生活上也有放蕩不羈的一面。1836年,狄更斯與凱瑟琳結婚,心里愛的卻是凱瑟琳16歲的妹妹瑪麗。1852年,凱瑟琳與狄更斯的第10個孩子出世,6年后他們的婚姻卻走到了盡頭。 1870年6月9日,狄更斯因腦溢血在蓋茨山莊逝世。墓碑上寫著:“他是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英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