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王陽明致良知之教

王陽明致良知之教

王陽明致良知之教

定 價:¥98.00

作 者: 郝永 著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01158069 出版時間: 2022-08-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故稱王陽明。他是我國明代重要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命題對中國哲學史、中國社會生活產(chǎn)生重要影響。在哲學層面,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行是行動,知行合一是良知指導下的務實行動,這被王陽明稱為“致良知”,也即他影響巨大的“致良知”之學,也即通過教傳而影響巨大的“致良知”之教。下對學界關于王陽明“致良知”之學研究現(xiàn)狀做考察。鑒于篇幅,考察對象限于主要專著,而不再詳于論文。在分科之學大氛圍下,學界關于王陽明“致良知”之學研究的主體是哲學視角,這在中國大陸、臺灣以及海外漢學家那里是共同的表現(xiàn)。下從文、史、哲等學科視角分類介紹。

作者簡介

  郝永,河南永城人。文學博士,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貴州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文學與思想文化研究,于《文心雕龍》學、朱子學、陽明學有專門探索。已出版《中國文化的基因:儒道佛家思想》《朱熹解釋學研究》《王陽明謫龍場文編年評注與研究》《王陽明詩全集編年校注評》《文心雕龍譯注評》等。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篇 致良知學,教傳之基
第一章 致良知哲學
第一節(jié) 引言
第二節(jié) 《答陸原靜書》:良知本體性之專論
一、良知是超越時空的恒久萬能存在
二、良知超越而不超然,是通貫體用的實存
三、良知無前后內(nèi)外渾然一體
四、良知超越功利
五、“孔顏樂處”之“樂”是良知
六、以“鏡”喻良知,以“病瘧”喻功利私欲
第三節(jié) 《答歐陽崇一》:良知體用之辯論
一、先天良知是本體,后天知識是作用
二、良知是本體,思慮是作用
三、“集義”是致良知
四、致良知與逆億(猜疑)
第四節(jié) 《答聶文蔚》:致良知工夫論及其效用境界論
一、“必有事焉”是致良知
二、“真誠惻怛”地應事接物是致良知
三、致良知之效:“天下大治”境界
第五節(jié) 結語
第二章 致良知經(jīng)學
第一節(jié) 概引
第二節(jié) 《五經(jīng)臆說》:致良知經(jīng)學初建構
一、《五經(jīng)臆說序》
二、《五經(jīng)臆說十三條》
第三節(jié) 《禮記纂言序》:致良知《禮》學之闡述
第四節(jié) 《大學》學:致良知學之歸宿
一、《大學古本序》
二、《大學問》
第三章 辨朱子,發(fā)象山
第一節(jié) 辨別朱子
一、《朱子晚年定論序》
二、袁慶麟《朱子晚年定論跋》
三、《答羅整庵少宰書》的辯解
第二節(jié) 發(fā)明象山
一、《象山文集序》
二、《答徐成之》二書的分辨
第四章 書院、學校記文闡發(fā)
……
第二篇 貶謫龍場,走向良知
第三篇 致良知教,推而廣之
第四篇 后學弘教,域外播揚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