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編》稿本線裝四冊,用印有“榮齋”邊款的專用宣紙書寫后裝訂成冊,各冊長25.1厘米,寬13.2厘米。第一冊至第三冊收錄殷周金文,其中前兩冊為正文,第三冊為附錄;第四冊收錄秦漢金文。 1922年夏,時年28歲的容庚先生攜歷經六年寫成的《金文編》稿本北上求學,往天津謁見羅振玉,羅氏對稿本十分欣賞,因此向北大國學門考古研究室主任馬衡推薦;因《金文編》體例嚴謹、材料豐富,容庚被免試破格錄取為北大國學門研究生。在讀期間,容庚在多位名師指點下不斷修正充實稿本,至1925年春寫成后出版。隨著《金文編》的出版,容庚在學界一舉成名,次年受聘為燕京大學襄教授,此后不斷在古文字領域深耕開拓,終成一代學術大家,而《金文編》也在隨后的近百年間一再再版,成為學習、研究金文的必備工具書。 本次影印出版《金文編》稿本,采取原尺寸彩色印刷工藝,最大程度保留了原貌;稿本中的浮簽均單獨處理后附于當頁,一頁多條浮簽則予標號,以便對照;頁眉處標明當頁字頭,書后附有橫排檢字表,使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