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軍事軍事理論體系評估理論與方法

體系評估理論與方法

體系評估理論與方法

定 價:¥149.00

作 者: 劉俊先 等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727398 出版時間: 2022-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65 字數:  

內容簡介

  《體系評估理論與方法》主要介紹軍事領域體系評估的一般概念、理論與方法。在概述體系、體系工程、評估、評估過程等內容的基礎上,應用“范式”梳理了評估的常見模式,對體系評估層次進行了分類?!扼w系評估理論與方法》主要圍繞體系能力、韌性、成熟度、貢獻度評估問題給出了若干方法和模型。針對體系整體能力水平及相關分析問題,介紹了面向效果的評估方法和體系能力組合識別與評估方法。針對體系適應性評估問題,通過互操作、互理解和互遵循定義了體系運行模式和成熟度,介紹了體系成熟度評估的方法。針對體系抗干擾及能力恢復的評估問題,聚焦能力定義了體系韌性并介紹了評估過程和方法。針對體系成員對體系整體作用的評估問題,介紹了體系貢獻度的概念、層次、過程,重點從體系質量特征、能力方面分別介紹了貢獻度評估的方法。

作者簡介

暫缺《體系評估理論與方法》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章 概述 1
1.1 體系與體系工程 1
1.1.1 體系的定義、特征與分類 1
1.1.2 體系工程概述 2
1.1.3 幾種典型的體系工程過程模型 4
1.1.4 不足及改進思路 5
1.2 基于能力、架構中心的體系工程過程 8
1.2.1 基于能力、架構中心的體系工程活動 8
1.2.2 體系工程過程環(huán)模型 10
1.2.3 體系工程過程環(huán)的時間視角分析 11
1.2.4 體系工程過程環(huán)的能力視角分析 12
1.2.5 體系工程過程環(huán)的架構視角分析 14
1.3 評估的概念與一般過程 16
1.3.1 評估的概念 16
1.3.2 評估過程 18
1.4 評估范式 22
1.4.1 科學研究中的范式 22
1.4.2 “代”評估范式分類 24
1.4.3 “樹狀”評估范式分類 27
1.4.4 面向應用的評估范式分類 29
1.4.5 小結 31
1.5 體系評估的層次分類 33
1.5.1 體系評估問題及層次 33
1.5.2 體系評估的分類 36
參考文獻 37
第2章 體系能力評估 39
2.1 能力概念及分類 39
2.1.1 能力的概念 39
2.1.2 體系核心能力 40
2.1.3 體系質量特征 42
2.2 體系能力描述 46
2.2.1 體系能力的規(guī)范化描述模型 46
2.2.2 能力關系建模 47
2.2.3 體系能力建模的難點 49
2.3 面向效果的體系能力評估 50
2.3.1 體系能力評估方法概述 50
2.3.2 基于效果的體系能力評估過程 52
2.3.3 面向效果的體系能力優(yōu)勢度和劣勢度分析 56
2.3.4 應用示例 57
2.4 體系能力活動屬性及指標等級評定 68
2.4.1 典型體系活動屬性分類及度量 68
2.4.2 單/多任務-單能力指標的等級評定方法 74
2.4.3 單/多任務-多能力指標的等級評定方法 76
2.4.4 基于仿真試驗的任務效能函數擬合方法 81
2.5 體系能力評估中的權重確定 83
2.5.1 基于依賴和影響關系的權重確定方法 84
2.5.2 基于環(huán)介數的權重確定評估方法 88
參考文獻 95
第3章 體系能力組合評估及深化分析 96
3.1 概述 96
3.1.1 能力組合的概念 96
3.1.2 能力組合相關研究 97
3.1.3 能力組合評估及深化分析問題 98
3.2 體系能力依賴關系分析 99
3.2.1 體系能力的依賴關系及分類 99
3.2.2 基于活動環(huán)路的能力依賴關系分析 103
3.2.3 能力依賴關系與能力等級劃分 107
3.2.4 能力依賴關系量化與能力重要度分析 111
3.3 體系能力組合的識別、描述與評估 115
3.3.1 能力組合的識別 115
3.3.2 能力組合的描述 118
3.3.3 能力組合的評估 120
3.4 基于能力組合的體系能力評估分析 121
3.4.1 基于能力組合的體系能力綜合評估 121
3.4.2 基于能力組合的體系能力應用潛力分析 124
3.4.3 基于能力組合的體系核心能力識別與分析 124
3.5 基于能力組合的體系能力評估分析例 125
3.5.1 案例說明 125
3.5.2 能力組合識別 126
3.5.3 能力組合評估 129
3.5.4 能力應用潛力分析 131
3.5.5 核心能力識別分析 132
參考文獻 133
第4章 體系成熟度評估 134
4.1 成熟度概念及等級評估模型 134
4.1.1 軟件能力成熟度 134
4.1.2 技術成熟度 136
4.1.3 網絡中心戰(zhàn)能力成熟度 136
4.1.4 網絡賦能能力指揮控制 137
4.1.5 指揮控制的成熟度 143
4.2 體系互操作概念與互操作性框架 146
4.2.1 體系互操作性概念 146
4.2.2 體系互操作性框架 148
4.3 體系融合模式與成熟度 151
4.3.1 體系的適應性 151
4.3.2 體系融合模式的概念與內涵 152
4.3.3 基于廣義互操作性的體系融合概念模型 154
4.3.4 體系融合模式空間與典型模式 156
4.3.5 體系成熟度概念與等級模型 159
4.4 體系成熟度評估方法 161
4.4.1 面向任務適應性需求的成熟度評估 161
4.4.2 面向任務適應性和能力需求的成熟度評估 167
4.5 體系成熟度的可能應用 172
4.5.1 體系融合模式配置選擇 172
4.5.2 考慮資源消耗的體系融合模式選擇 174
參考文獻 175
第5章 體系韌性評估 177
5.1 概述 177
5.1.1 韌性概念及內涵 177
5.1.2 韌性與相關體系特性的比較 180
5.1.3 韌性設計問題及原則 181
5.2 體系韌性評估的方法論 182
5.2.1 韌性評估方法概述 182
5.2.2 體系韌性評估問題分析 185
5.2.3 基于能力的體系韌性評估方法 188
5.3 面向韌性評估的體系建模 191
5.3.1 面向韌性評估的體系能力建模問題 191
5.3.2 可靠性與維修性概念基礎 193
5.4 體系成員韌性評估模型 196
5.4.1 體系成員故障及修復的評估 196
5.4.2 體系成員韌性評估 198
5.5 基于能力的體系韌性評估模型 200
5.5.1 面向韌性評估的體系能力綜合評估 201
5.5.2 基于能力下降幅度的韌性評估模型 202
5.5.3 基于能力下降幅度和恢復及時度的韌性評估模型 204
5.5.4 示例 204
5.6 體系韌性影響因素及提升方法 214
5.6.1 韌性影響因素 214
5.6.2 韌性提升方法 215
參考文獻 216
第6章 體系貢獻度評估 219
6.1 貢獻度的概念內涵 219
6.1.1 經濟學中貢獻的概念 219
6.1.2 體系貢獻度 219
6.1.3 研究現狀 220
6.2 體系貢獻度評估的范式 221
6.2.1 體系貢獻度評估范式框架 221
6.2.2 體系貢獻度評估的對象 222
6.2.3 體系貢獻度評估的內容 223
6.2.4 體系貢獻度評估的一般過程 227
6.2.5 體系貢獻度評估的基本方法 228
6.3 面向體系質量特征的體系貢獻度評估 232
6.3.1 基本步驟 232
6.3.2 體系成員對體系韌性的貢獻度評估示例 235
6.4 無約束條件下體系能力貢獻度評估 238
6.4.1 基本步驟 238
6.4.2 體系成員與能力間的關系 240
6.4.3 貢獻度評估模型 240
6.4.4 示例 241
6.5 能力組合約束下體系能力貢獻度評估 246
6.5.1 基本步驟與評估模型 246
6.5.2 基于體系能力貢獻度的成員系統(tǒng)方案優(yōu)選 249
6.5.3 示例 250
6.6 體系建設項目的貢獻度評估 256
6.6.1 問題概述 256
6.6.2 評估策略 257
6.6.3 評估指標 257
6.6.4 評估方法 259
參考文獻 26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