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梭羅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國作家、哲學家,超驗主義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廢奴主義及自然主義者,有無政府主義傾向,曾任職土地勘測員。畢業(yè)于哈佛大學,曾協(xié)助愛默生編輯評論季刊《日晷》。寫有許多政論,反對美國與墨西哥的戰(zhàn)爭,一生支持廢奴運動,他到處演講倡導廢奴,并抨擊逃亡奴隸法。其思想深受愛默生影響,提倡回歸本心,親近自然。1845年,在距離康科德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隱居兩年,自耕自食,體驗簡樸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為題材寫成的長篇散文《瓦爾登湖》(又譯為《湖濱散記》)(1854),成為超驗主義經典作品。梭羅才華橫溢,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稱為自然隨筆的創(chuàng)始者,其文簡練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國19世紀散文中獨樹一幟。而《瓦爾登湖》在美國文學中被公認為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 譯者:楊靖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美國文明研究所所長。迄今出版專著3部,譯著15部,學術論文60余篇,另有文學評論及書評隨筆百余篇散見各大報刊。代表作《“醫(yī)者”梭羅》《“疾病的隱喻”:梭羅論健康與自然》《“浪漫的”科學:論梭羅后期寫作的轉向》以及《〈瓦爾登湖〉的經濟學闡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