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國學溯源
國學思維特點與實踐性
國學之現代詮釋
第一章 格物
格與格物
格物與馭器
人器合
器用與道體
天與道
道與場:時空場與意識場
道與心
道體、世界與世界性
體、體用與本體
物對人的滲入:心體、道體與性體
性與天、人
格物實踐與大道之行
格物與科學
第二章 致知
知與致知
體知與境體之知
境體、道體與構境、悟道
心性、自我與本然之道
本心與良知
見聞之知、德性之知與本體之知
境、象、意與言
道如何言說
理與道
天理與真理
陰陽太極與理一分殊
知與識
信仰與超越
第三章 誠意
誠與誠意
常人之境與觀念社會
天人之境與無我之境
本真與求真:內求與外求
念、意、志與未發(fā)之中
道心與人心
天理與人欲
國學之工夫
漸修工夫之一:持敬
……
第四章 正心
第五章 修身
第六章 齊家
第七章 治國
第八章 平天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