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教條”之外,如何認知馬克思與《資本論》?
第一章 導 論
讀懂馬克思,從第三個版本的《資本論》開始
回到 19 世紀 :黑格爾辯證法正當時
辯證法與異化 :人本來應該是上帝的主宰?
第二章 從經濟理論開始,認識馬克思的思想與動機
資本主義時期的出現 :勞動者、工廠、貨幣的異化
重新認識使用價值 :物品和你的關系,是價格決定的嗎?
被價格左右的欲望
資本的來歷和基本運作方式
馬克思的靈魂拷問 :你是作為目的還是手段而存在?
投資所得和勞動所得,根源上有區(qū)別嗎?
被扭曲的價格,被創(chuàng)造的需求
財富分配的公平與正義
人如何淪為勞工 :被降級的工作成果
當批量生產代替量身定做,后果有多嚴重?
失樂園的悲劇 :交易的目的和手段,是如何顛倒的?
剩余價值的來源 : G1=W,W=G2,為什么 G1 < G2 ?
賣不出去的 0.7 部手機 : 資本對生產的改造,導致了多大浪費?
馬克思理論的后繼者對《資本論》的補充
剝削與操控 :如何辨別馬克思主義的觀念?
老板與勞動者的階級差異,是必然的嗎?
19 世紀的歐洲 :帝國的誕生,學問的分野
追求科學的經濟學是否有其內在偏見?
馬克思的經濟學與市場經濟學的不同前提
賣時間的勞動者 : 為什么我們無法決定自己每天工作多久?
老板的地位比員工高嗎?員工之間是競爭關系嗎?
資本的歷史 :錢是如何變成資本的?
利息的“必然”存在 : 錢存在抽屜里,何時變成了蠢事?
資本與債務 :無法實現的承諾
貨幣 :我們與國家間的債務關系
泡沫經濟 :2008 年的金融危機,是怎么發(fā)生的?
2008 年金融危機 :為了保住美元地位,中國做了什么?
馬克思的預言為何沒有實現(一): 對人的研究不是“科學”
馬克思的預言為何沒有實現(二): 非資本主義國家揭竿而起,資本主義國家調整行動
馬克思的預言為何沒有實現(三): 越來越多的勞動者,仍在擴張的資本主義
馬克思的預言為何沒有實現(四): 勞動者被弱化的“被剝奪感”與資本家的無償占用
馬克思的預言為何沒有實現(五): 資本家無償占用的類別
馬克思的預言為何沒有實現(六): 我的專利,只值一筆工錢嗎?
第三章 馬克思的社會理論與歷史觀
馬克思的共產主義不是一種空想
資本主義是經濟系統(tǒng),共產主義是社會系統(tǒng)
都是勞動者,你為什么不支持罷工?
面對罷工,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還是勞動者的角度?
如何認識工業(yè)化的社會 :社會學的誕生
拋棄人名與事件,從社會的角度重新認識歷史
混亂中的清醒者 :“社會學之父”孔德眼中的社會
研究社會就像研究一只貓 : 孔德的“三階段論”和“社會靜態(tài)學”
孔德的雄心 :所有學科,都應該隸屬于社會學
馬克思與孔德的分道揚鑣 : 資本主義是社會的終極形態(tài)嗎?
一個德意志人的觀察 :英國古典經濟學的漏洞
“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意味著失去自由嗎?
馬克思的雄心 :完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哥白尼革命”
《資本論》的副標題有什么含義?
“職業(yè)無貴賤”,只是說說而已
資產階級專政 :為什么要刻意地抹殺階級意識?
無產階級專政(一): 我的報酬是友誼,我的報酬是學問
無產階級專政(二): 馬克思的歷史哲學跟真實的歷史是同一回事嗎?
第四章 馬克思的人道探索與哲學關懷
《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 為什么第一章叫《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投射論與反轉論 : 為什么我們創(chuàng)造了上帝,卻成了上帝的奴仆?
馬克思的宗教批判 :上帝雖死,但宗教不在了嗎?
資本主義培養(yǎng)了新的“人民鴉片”
馬克思的復雜論理,要從康德的三大批判說起
部分與整體 :重商主義和庸俗經濟學的謬誤
稀有性的消失 :資本家和地主的特權,不是必然的
第五章 馬克思的文化理論
“意底牢結”:“意識形態(tài)”是一套畫地為牢的系統(tǒng)?
從詞義開始,理解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
當理論作用于現實 :馬克思文化理論與新馬的發(fā)展
馬克思所說的是“真實意識”,還是另一套“虛假意識”?
地主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 :重農主義是怎么興起又落寞的?
“資本的宗教”下的我們,如何找到符合自己利益的意識?
新馬克思主義 :困于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們,能做什么?
偽造的“和諧”:資本主義是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
面對 100 年后的市場經濟學,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過時了嗎?
結 語 莫忘馬克思 :《資本論》,為弱勢者寫的辯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