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為匯編作品,依托《作品》雜志刊登的經典70后評論,收入70后代表作家的短篇小說一部、作家論一篇。收錄作家有徐則臣、弋舟、阿乙、李浩、田耳、張楚、喬葉、魯敏、梁鴻、塞壬、黃燈、魏微、盛可以、盧一萍、付秀瑩等。作家論的撰寫者都是年輕學者,他們打破傳統(tǒng)作家論的學院八股樣式,用偏散文化的、體貼式解讀梳理作家的創(chuàng)作脈動。 付秀瑩的筆頭夾裹著中國傳統(tǒng)的生命美學,詩意沛然地寫下這些有情的風景?!埾?數(shù)不清的浪漫邂逅的“一個下午的延伸”,是喬葉小說中循環(huán)的情節(jié)模式,向往、幻想、期冀愛情偶然地降臨,必然地解救女性漫長的煩惱人生?!钗党?盛可以的寫作,是以一種詩學實踐的方式在表達著她關于我們身體、欲望等各類最原始的“生命感覺”在當代世界曾經遭遇什么、正處于何種狀態(tài)以及未來將何去何從的執(zhí)著思索。——唐詩人 梁鴻并不止于寫“人”,她的目的是通過那些生存形態(tài)、生活命運、情感觀念各異的人們彼此之間的聯(lián)結和故事,鉤沉出吳鎮(zhèn)人尤其是吳鎮(zhèn)青年在現(xiàn)代性發(fā)展過程中所遭遇的“變形記”?!芟?黃燈“圖景式敘述”的意義在于,在全球化和現(xiàn)代性轟轟烈烈的日常生活中,對沉湎在個人成功、消費主義等理所當然的價值觀念的個體而言,這種寫作提醒我們留意到個體和時代的關系,留意到一個本質主義的時代,其實正在變?yōu)楝F(xiàn)實。——楊勝剛 魯敏本人時常將自己定義為“出生鄉(xiāng)野,寄居都市”,她本人也確實具有鄉(xiāng)野和都市書寫的兩副筆墨,但不管使用哪副筆墨,屬于魯敏的特質從未旁落?!?熟悉塞壬散文作品的讀者都知道,青年塞壬是位故鄉(xiāng)的逃離者,直到中年之后,方開始往返于故鄉(xiāng)黃石與東莞之間,寫下了大量相關故土的文字?!獎④?我想,魏微就屬于寫出了令人動容的文學之同情的作家?!惻嗪?弋舟幾乎所有中短篇作品都是現(xiàn)實主義這棵大樹上的果子?!R嘉鈺 從田耳的說法中可以看出,他比較傾向于通過一個民族獨有的文化心理來認知和界定所謂的“民族性”,也就是說,所謂的“民族性”一定要包含著一個民族認識世界、思考世界的思維方式?!愄?不只是說石一楓通過陳金芳提出了社會和一代青年所遭遇的精神難題,是一部難得的社會問題小說,更重要的是他在處理這一問題時的文學方法?!戏比A 隨著跋涉里程的不斷延長和漫游年月的逐漸疊增,盧一萍愈發(fā)領略了大自然的偉力——在那萬丈高原的褶皺深處,或者飛石流沙的荒原腹地,生命脆弱如飄萍,隨時可能被終結、吞沒、掩埋。——楊靖媛 此時此刻,面對亨利·菲爾丁的那句話:“這里替讀者準備下的食品不是別的,乃是人性。”阿乙當無愧怍。——徐兆正 灰白,是李浩小說的主色調。它是蒼涼的暗影。——孫昱瑩 小說《夜是怎樣黑下來的》,在我看來,是作家張楚具有穹頂標志的一部作品。它既是作家早期寫作的有意味終結,又是作家寫作旨趣延伸的有益開端。——左馬右各 徐則臣小說的靈魂人物或核心人物大多屬于浪漫派,而他們所生活的空間或世界,也帶有一種浪漫的色彩?;ń帧⒈本┖鸵啡隼涞鹊?,共同構成了一個浪漫的文學地理空間?!畹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