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譯注》內容包括注、譯、闡釋和著述,特點有三:一、在忠原文、重證據的前提下,注、譯、闡釋了《道德經》原文。對于疑難或矛盾句子采用邏輯推理方法,作有說服力的闡釋,以實現歷史和邏輯的統(tǒng)一,不致扭曲原文本義。二、從原文中概括老子的“道體”,使之形成理論化、系統(tǒng)化(包括老子哲學的基本問題,老子哲學范疇的物質定義,老子哲學的基石——世界物質統(tǒng)一性,老子的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社會歷史觀),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相關原理融為一體,激活了《道德經》全書的活力。三、以偉大哲學家恩格斯“自然界是檢驗辯證法的試金石”為指導,運用都江堰水利工程等實例、《河圖》天地之數和《伏羲易》數理邏輯推理,證明老子的自然觀就是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此外,在闡釋老子修身處世之道的同時,闡發(fā)了老子揭示的人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闡述老子與《道德經》在古代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時,闡明了《道德經》哲學的現代作用。并對其“道經”和“德經”原序重新作了調整,還附錄了“研讀《道德經》的基本要訣”,有助于讀者讀懂《道德經》。